中國消費者報 中國消費網報道(記者吳博峰)近日,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以下簡稱“充電聯盟”)發布了6月全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推廣應用情況。數據顯示,從2017年到2018年6月,月均新增公共類充電樁約8345個,2018年6月同比增長58.4%。
作為國內汽車市場一顆耀眼明星,新能源車從2014年發展“元年”以來,無論是車企重視程度還是銷量增幅水平,都是國內車市中最靚麗的風景線。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統計,國內新能源車保有量已突破200萬輛。與此同時,隨著新能源車推廣力度加大,今年新能源車銷量極有希望達到百萬輛以上規模。
種種跡象表明,新能源車正在一條快速發展的高速公路上馳騁。
隨著新能源車的快速增長,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和數以萬計的廣大潛在新能源車主都將目光瞄準了充電設施建設背后的基礎支持。
事實上,從新能源車產業發展伊始,業界就一直被充電樁與車輛之間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之爭所困擾。
目前,國內新能源車市場絕大多數市場份額被純電動車所占據。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1-6月,純電動車銷量占比高達76%,近8成銷量占比,充分證明純電動車當仁不讓地成為這一市場的主力車型。
而大量純電動車涌入市場,讓充電樁建設成為首要問題。
記者從充電聯盟方面獲悉,截至2018年6月,聯盟內成員單位總計上報公共類充電樁271751個,其中交流充電樁119445個、直流充電樁87956個、交直流一體充電樁64350個。2018年6月較2018年5月新增公共類充電樁5520個。
充電聯盟信息和認證部主任劉鍇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今年上半年各省、區、市公共和私人充電設施保有量平穩增長,充電電量連續三個月保持增長,總體較上月有一定幅度增長,可以看出充電樁建設正在有序進行。
其實,對于每位新能源車主而言,無論以上的數字多么漂亮,都不如充電方便的實際感受來得實在。
隨著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國內主要城市尤其是新能源車推廣城市公共類充電樁數量明顯提升。尤其是新能源車保有量高的城市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有著明顯優勢。
數據顯示,省級行政區域內所擁有的公共類充電樁數量前十的分別為:北京40865個,上海34773個,廣東33586個,江蘇28378個,山東20139個,浙江12909個,天津11661個,河北11429個,安徽10870個,湖北7812個。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能源車發展如火如荼的背景下,一些新能源車發展相對滯后的城市也開始積極布局相關充電設施。
記者今年6月采訪環青海湖電動汽車挑戰賽時發現,茶卡鹽湖、二郎劍、天峻、剛察等高海拔地區均建有充電設施,布局之快有些出乎人們意料。
國家電網青海省電力公司智電處處長魏延云接受《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未來青海省會加大新能源車充電樁的建設力度,希望能夠使消費者放心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
最新調研表明,聯盟內成員比亞迪、北汽、上汽、江淮、特斯拉、長安等13家整車企業采樣車樁相隨信息數據顯示,因私購車充電樁配建比例有所下降,從4月份的82.5%降至6月份的82.1%。
記者在以往調查中發現,私人充電樁建設在實際過程中會遇到不少阻礙。遺憾的是,這一問題依然存在,并未有太大改變。
數據顯示,有4.7%的車主因居住地物業不配合、2.58%的車主因為居住地沒有固定停車位、0.65%的車主因工作地沒有固定停車位等原因,在實際用車生活中影響著車主充電。
來源:中國消費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