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今年前三季度,沿海地區的工業出現了離奇的變化,即沿海地區有的加快,有的在放慢。比如北京、河北 、浙江 、廣東 、海南的規模以上工業在加快,而天津、上海、江蘇等地在放慢。
最快的是海南今年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速達到了14.6%,比上半年的10.5%,一季度的9%明顯加快。放慢明顯的像天津,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速為10.1%,低于上半年的10.8%,一季度的11.4%。
中國社科院工業所研究員周維富認為,各地發展快慢不一,說到底是轉型不一的結果。過去重化工業比重大的地區,目前受影響大。有的地方轉型多年,可能數據好一些。
數據顯示,上海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速為4.9%,低于上半年的6.3%。上海工業放慢,與鋼鐵、水泥、原油加工量等放慢有關。1-9月上海鋼材產量為1783.51萬噸,與去年持平,原油加工量為1710.27萬噸,同比下降12.4%。
沿海地區工業出現分化
21世紀經濟報道獲悉,今年以來沿海地區的工業出現了高度的分化。這表現在各地增長不一,即使是同一個區域,差異也很大。
比如全國差不多一半的沿海地區工業放慢。比如遼寧 、天津、江蘇、上海放慢,但是海南、廣東、浙江、河北、北京,反而逆勢加快。
9月全國工業最快是中國最南端的海南,規模以上工業增速為29%,最慢是遼寧,規模以上工業增速為-1.6%。
同一個區域也不一樣,以京津冀來看,天津的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速為10.1%,分別比上半年的10.8%,一季度的11.4%下降。
但是河北和北京卻逆勢加快。北京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速為6.5%,高于一季度6%,上半年的6.3%。河北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速為5%,高于一季度的3.5%,上半年的4.6%。
長三角地區也有分化,上海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速為4.9%,低于上半年的6.3%。浙江今年第一季度、前2個季度,前3個季度的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分別為6.2%、6.4%、6.6%。
福建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在放慢,相鄰的廣東的工業增速在加快。廣東今年第一季度、前2個季度,前3個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速分別為8.1%、8.2%、8.3%。
對此中山大學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袁持平認為,廣東經濟的加快,的確與工業完成轉型有關。比如廣東正在加快產業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深圳已經完成這種轉變 。有些地方還在轉,比如東莞就需要做更細的工作。
“傳統的產業調整后,要有新的產業替代。否則經濟放慢將明顯。”
21世紀經濟報道獲悉,一些沿海省市放慢,主要與過去傳統支柱產業受影響有關。比如上海前三季度工業放慢,與上海服裝、原油加工量、乙烯、水泥、鋼材、家用電冰箱、微型計算機生產放慢有關。1-9月上述行業產量增速分別為-2.2%、-12.4%、-13.2%、-12.8%、0%、-3.1%、-13.3%。
天津的工業增速放慢,也與原油加工量、乙烯等產量放慢有關。遼寧的工業放慢,與冶金、石化、煉焦等重工業放慢有關。
而海南工業加快,甚至9月工業增速全國第一,與發展上述很多省份放慢的石化等重工業有關。
今年前三季度海南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6%,增幅比上半年加快4.1個百分點。其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石油加工業分別貢獻55.7%、29.3%,成為支撐工業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經濟所所長匡賢明認為,海南發展重化工業與海南實施南海油氣資源開發的現實需求有關。海南發展重化工業,主要集中在西部,這也是一路一帶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半加快一半放慢
天津、上海、江蘇、遼寧等地工業放慢,可能是產業結構調整的必然,隨著未來產能過剩進一步加劇,以及產業布局的需要,一些地方的工業可能需要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
北京科技大學冶金學院教授許中波認為,目前北京首鋼剩下的廠房要搬到河北曹妃甸,進行第二期建設。
石家莊鋼鐵要搬到黃驊港,另有一些民營鋼鐵也要搬到沿海。天津的鋼鐵廠遲早得搬遷,如果產能太嚴重,也可關閉。但是目前涉及到就業,還沒可能。
至于上海鋼鐵,需要生產汽車鋼材等產品。“目前暫時汽車行業因為限購受到了影響,未來還會有一定發展。”他說。
21世紀經濟報道獲悉,今年1-8月天津傳統工業商品產量下降較快。
比如1-8月天津原油產量1969萬噸,下降2.9%。汽油產量126萬噸,下降8.7%。化纖產量7.8萬噸,下降5%。乙烯84萬噸,下降3.5%。汽車32萬輛,下降8.8%。空調178萬輛,下降8.6%。鋰離子電池產量3.3萬只,下降6.3%。
天津目前鋼鐵產量也放慢。1-8月天津生鐵產量為1464.93萬噸,下降2.3%。粗鋼產量為1533.64萬噸,下降1.9%。鋼材產量為4835.5萬噸,增長5.1%。但是無縫鋼管產量為227.33萬噸,下降5.2%。
而河北工業加快,與北京汽車產業等轉移到河北地區有關。不過一些污染企業從京津轉移到河北的可能性并不大。
河北工業大學京津冀研究中心教授孫麗文指出,現在北京可能已經完成了轉型,經濟以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業為主體,是以制造業為主體。河北的產業調整還在進行中,正在壓縮高耗能、高污染的產業,例如水泥、鋼鐵等,控制污染。
目前河北的產業結構調整要吸取教訓。河北省產業未來發展不能單一發展。“比如即使是汽車,也不能發展單一的傳統車型,應發展新能源,通過技術上的改進,多從車型的角度上考慮,才能符合未來經濟發展趨勢。”她說。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