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一期《中國汽車工業產銷快訊》,2014年前三季度,汽車產銷雙雙突破1700萬輛,產銷分別為1722.59萬輛和 1700.0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8.08%和7.04%,增幅與上半年相比呈回落態勢,與上年同期相比有5個百分點左右的縮小。其中,乘用車產銷分別為 1438.62萬輛和1415.5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1.29%和10.17%,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回落幅度不大商用車產銷分別為288.97萬輛 和284.5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72%和6.24%,與上年同期本就不高的同比增幅相比仍然出現回落現象。
車用發動機市場方面,2014年9月,統計在內的61家車用發動機企業生產、銷售發動機分別為175.98萬臺和176.37萬臺,比8月環比分別增長 13.89%和16.48%,比2013年9月同期則分別增長0.61%和減少0.07%。雖然車用發動機單月產銷量與上年基本上持平,但在由于經濟形勢 不確定所造成的商用車發動機持續不景氣的背景下,車用發動機單月產銷仍能維持在175萬臺以上,說明整體車用發動機市場仍處于強勢之中,其中乘用車發動機 支撐作用明顯。1~9月,車用發動機產銷分別為1554.68萬臺和1556.72萬臺,同比分別增長5.69%和5.96%,雖然與上年同期有著較大的 增幅落差,但總體市場仍然由乘用車發動機的強勢帶來了穩中有升的特征。
就生產量統計,2014年前三季度,在61家車用發動機企業中,一汽-大眾、上汽通用五菱、上海通用東岳動力總成、上海大眾動力總成、重慶長安、北京現代、神龍、東風日產乘用車、長城汽車股份、沈陽航天三菱、廣西玉柴、上海大眾、東風本田發動機、濰柴控股集團和柳州五菱柳機,位居累計生產量排序的前15名。與2013年同期相比,前15名的企業變化不大,其中排在前4名的企業保持不變,神龍、北京現代、重慶長安的名次有所提升,東風日產乘用車、柳州五菱柳機的排名下滑,沈陽航天三菱、東風本田發動機進入到前15名榜單,原有的安徽全柴和吉利控股則掉出前15名隊伍。從前15名榜單變化大致能看出一個方向,重柴發動機的相對堅挺與輕柴發動機的相對羸弱,預示國民經濟觸底回升正在悄然進行,經濟的弱復蘇將給車用發動機市場帶來更為確定的穩定增長。
從生產規???,2014年前三季度月平均生產量達1萬臺以上的企業數為41家,與上年同期持平月平均生產量達2萬臺以上的企業數有30家,比上年同期增加2家月平均生產量達3萬臺以上的企業數有22家,與上年同期持平月平均生產量達4萬臺以上的企業數有13家,比上年同期減少2家月平均生產量達5 萬臺以上的企業數有8家,與上年同期持平。從這幾組數據觀察,在經歷了一個自然年度和今年夏季這一全年中產銷量比較低的階段后,各個企業的數量基本上維持 了上年同期的水平,企業整體仍保持在高位運轉的水平,但快速增長的動力已不足。
生產集中度方面,生產量前5家企業的生產集中度為33.02%,這一數值比上年同期提升3.68個百分點前12名企業的生產集中度為54.07%,這一 數值比上年同期提升2.37個百分點??梢钥闯觯M入穩定增長的調整期以來,以乘用車主導的車用發動機市場保持相對較快增長的同時,生產集中度也在進一步 提高,超大型與大型優勢企業的生產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優勢明顯。依此勢頭繼續發展,未來出現重大的企業兼并重組,可能將是生產集中度達到一定高度時的再平衡開始。
車用柴油機方面,2014年9月,納入統計的22家柴油機企業分別完成21.89萬臺和23.33萬臺產銷量,環比分別增長13.38%和11.82%, 同比則分別下降27.89%和25.45%,與上年同期相比,9月的柴油機市場形勢可以用差強人意來形容柴油機前三季度累計產銷量分別為248.10萬 臺和251.19萬臺,同比分別下降6.40%和5.58%,累計總量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在近幾年是很少見的情況,說明以商用車為主要動力的柴油機市場確實 需要激發市場的能量。具體來看,柴油機企業中前三季度月平均生產量超過1萬臺的企業數為9家,比上年同期減少1家。前12家柴油機企業進行生產量排序是: 廣西玉柴、濰柴控股集團、一汽集團、安徽全柴、江西江鈴、昆明云內、東風汽車股份、北汽福田、山東華源萊動、中國重汽、長城汽車股份和東風朝柴。與上一年 度同期的排序相比,重型柴油機廠家排名有所提升,說明在整體經濟增速不如預期的情況下,基礎建設所需要的重型車輛增長也許是微刺激經濟初期的一種表現。
在柴油機企業中,前三季度月平均單月生產較大(5000臺以上)的14家企業中,累計同比仍然保持增長的企業只有一半(7家),分別是江淮汽車 (79.34%)、北汽福田(27.57%)、江鈴控股(13.43%)、東風汽車股份(9.69%)、慶鈴汽車(9.46%)、中國重汽(5.36%) 和長城汽車(1.01%)累計同比下降達兩位數以上的企業達4家,分別是東風朝柴(-35.21%)、安徽全柴(-31.02%)、山東華源萊動 (-21.23%)和濰柴控股集團(-10.39%),其他累計同比處于負增長的企業還有一汽集團、廣西玉柴和昆明云內。柴油機重點企業產銷整體可以說好 壞參半,表現不好的企業沒有明顯的規律可循。
車用汽油機方面,2014年9月,納入統計的46家汽油機企業分別完成153.22萬臺和153.33萬臺的產銷量,環比分別增長13.92%和 17.26%,同比則分別增長6.33%和4.94%汽油機前三季度累計產銷量分別為1302.62萬臺和1301.63萬臺,同比分別增長8.36% 和8.51%。車用汽油機盡管當月和累計的量都在增長,增幅均比上年同期下滑不少,在柴油機不景氣的背景下,汽油機獨撐門面確實有點艱難。
在汽油機企業中,今年前三季度平均單月生產量較大的企業(1萬臺以上)中累計同比增長較大(累計增幅達20%以上)的企業有:一汽豐田(長春)發動機(67.83%)、長安福特(62.89%)、華晨寶馬(46.27%)、神龍(37.60%)、重慶長安(25.52%)、北京奔馳(24.13%)、 東風本田發動機(22.99%)、上海大眾動力總成(22.78%)和沈陽航天三菱(22.70%)累計同比降幅較大(達15%以上)的企業是:吉利控 股(-34.01%)、東風日產乘用車(-24.80%)、綿陽新晨動力(-24.73%)、比亞迪(-24.58%)、江淮汽車(-23.78%)、柳 州五菱柳機(-21.93%)和長安鈴木(-15.10%)。
來源:《中國工業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