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隨著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華龍一號”第三代核電技術在國際核電市場上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中國正從核電技術的輸入國轉變為核電技術的輸出國,這給為“華龍一號”武裝“血管”與“神經”的中國線纜行業企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市場機遇和平臺。正在建設的英國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或將成為中國線纜企業打開歐美市場,積累海外實踐經驗的一扇大門。明星等參與企業將有機會進一步擴大品牌知名度和市場業績,為推動中國制造“走出去”貢獻更大力量。
“中國造”核級電纜搶灘歐洲市場
7月,作為全球旗艦性第三代核電項目,英國欣克利角c項目正在井然有序的施工當中,每天有5多人參與現場施工,其中還有許多來自中國的核電工程師。就在距離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僅幾十公里外的布里斯托,來自中國、法國、英國等十幾個國家的上百家電氣領域領先企業,正在進行著一場關于核電電氣裝備的技術交流。中國核電站用電纜領域的頂尖企業首次站在了歐洲乃至世界高端電纜舞臺的中心。
中國核電纜亮相獲稱贊
7月17日至20日,英國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電氣合同承包商balfour beatty bailey(以下簡稱bbb)供應商大會及相關技術交流會在英國布里斯托舉行。明星電纜等3家中國線纜企業受邀參會,并在現場進行了企業和產品推介,以及技術答疑。中國線纜企業不僅獲得了bbb、actan、施耐德等全球電氣巨頭的認可,也獲得了國際競爭對手的稱贊。
首次在歐洲核電市場亮相就獲得積極正面評價,這讓中國線纜企業代表從上至下備受鼓舞。“我們這一次‘走出去’主要是讓歐洲市場對我們的企業、技術、產品和服務有一個嶄新的認識?!泵餍请娎|總工程師陳光高表示,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是中國參與在歐洲建設的第一個核電項目,中國企業極有可能成為英國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的線纜供應商,從而打開歐洲市場。
多年來,作為中國制造“走出去”兩張名片之一的核電技術,接連取得不俗的成績,先后在巴基斯坦、羅馬尼亞、阿根廷等國家推廣落地,但始終未能進入歐美市場。直到2016年9月,中國廣核集團(簡稱“中廣核”)與法國電力集團(edf)在倫敦正式簽署了英國新建核電項目一攬子合作協議,投資英國欣克利角c、賽茲韋爾c和布拉德維爾b核電項目。其中,布拉德韋爾b項目將全面采用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華龍一號”第三代核電技術,中國核電“走出去”將取得新的歷史性突破。
“中國造”核級電纜搶灘歐洲市場
今年年初,6月29日,該機組成功并網發電,作為epr核電技術全球首堆工程,其為同樣采用epr核電技術的欣克利角c和賽茲韋爾c核電項目提供了重要參考。同時,正在建設的國內防城港核電站3、4號機組將于年內完工,這將為“華龍一號”技術在布拉德韋爾b項目中的運用提供經驗護航。
做足準備爭取項目“通關”
bbb供應商大會結束后,明星電纜立即展開新一輪資格預審準備工作。一旦資格預審通過,明星電纜將被納入供應商名單,有機會參與投標進入到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為其提供電纜產品。
“我們有著豐富的核電站用電纜設計制造經驗,并已通過相關標準認證,產品性能完全能夠滿足歐洲客戶要求,我相信我們的能力經得起審核考驗?!泵餍请娎|副總工程師、核電項目經理沈智飛對所在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充滿信心。
要拓展歐洲市場,不僅僅是靠過硬的技術“通關”,更要通過對歐洲市場的進一步了解。明星電纜重大事業部總監彭小飛認為,國內線纜行業企業在產品價格、生產周期、人工成本及服務能力方面均領先于歐洲其他競爭對手,但是中國線纜行業企業普遍對歐洲的商務程序、采購模式不熟悉,對歐洲在商業領域的法律法規知識儲備相對欠缺。
機遇與挑戰總是并存,明星電纜總工程師陳光高認為,所有參與項目的中國線纜企業都有責任嚴肅認真對待此次資格預審,從商務上、技術上、資質上做好各項準備,為推動中國核電“走出去”搶灘歐洲市場,邁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步。
“核電+出口”擴寬發展之路
縱觀全球電纜行業,要想與耐克森、普利斯曼等國際線纜制造巨頭競爭,中國線纜行業亟待涌現出一批領軍企業。通過“核電”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樹立國際化的品牌形象,搶占高端電纜產品市場,進而推動企業做強做大,則是必由之路。而明星電纜等優秀企業已經在這條彎道超車的路上率先提檔加速。
據了解,明星電纜公司自2003年成立起,就大力推進核電站用電纜產品研發,十多年來,該企業核電站用電纜產品技術始終保持在行業頂尖水平。特別是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華龍一號”系列核電站用電纜產品,具有較高的電氣性能和低煙無鹵阻燃性能,設計使用壽命達到了60年,耐高劑量輻射比二代核電纜產品提高一倍,可耐受事故工況和嚴重事故工況等極端條件,填補了國內在該領域的空白。
“核電站用電纜是我們的優勢,此時此刻,我們不僅代表著明星電纜,更代表著中國制造,務必要抓住這次參與英國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的機會,把中國制造和明星電纜的名字刻在國際客戶和競爭對手心中?!泵餍请娎|公司總經理盛業武以更加開放、長遠的格局看待這一次參與英國項目競標,并賦予核電產品團隊新的更大的使命與責任。
來源:中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