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集群無人機載滅火系統”積極參展相關領域的博覽會,受到各界廣泛好評,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已經與多家單位達成合作意向。圖為“智能集群無人機載滅火系統”的近距發射器和滅火彈參加第十九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產品推介。
(資料照片)
針對高層建筑一旦失火容易造成嚴重后果的現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創新研制了“智能集群無人機載滅火系統”,可派出多批次無人機對大火進行“輪番轟炸”,在滅火的最佳窗口期將大火撲滅,贏得緊急救援的寶貴時間,減少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
最近,一部以高層火災為背景的影片《摩天營救》火爆銀屏,影片中一座220層的超高摩天大樓失火,緊張刺激的場面令人屏氣凝神,而真實的高層建筑火災現場比銀幕更加殘酷。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高層建筑也迎來井噴式發展。據報道,我國超高層建筑正在以每年8%的增長率增加,是世界平均增長水平的2.5倍。高層建筑一旦失火,火勢蔓延快、疏散難、撲救難,再加上高樓結構復雜、人員密集,往往難以控制,后果非常嚴重。這給我國城市管理者提出了嚴峻挑戰。
為了破解高層消防的頑疾,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創新研制了“智能集群無人機載滅火系統”,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快速度趕赴火災現場的超高層滅火設備,可緊急飛抵高層建筑火災重點部位,全天候、全方位、無限制、無死角,對準火源快速撲滅大火、壓制濃煙,在滅火的最佳窗口期將大火撲滅,贏得緊急救援的寶貴時間,為消防隊員深入火源中心徹底撲滅大火掃除障礙,最大限度地保護受災群眾和消防戰士的生命安全,減少財產損失。
據應急管理部消防局副局長瓊色介紹,傳統消防裝備和手段面臨很多技術瓶頸:一是夠不著。目前,中國配備的舉高車大都在50米左右,多數消防水槍、水炮的噴射高度也只有50多米;近年有少部分城市裝配了70米左右的消防車,但還是夠不著超高層建筑。可以說,超過100米以上的高樓發生火災,除利用建筑內部消防設施外,幾乎沒有快速有效的滅火救援手段。二是作業面受限。有的消防作業面被汽車、隔離樁占用,或者受架空電線、廣告牌等影響,消防車很難快速到達、順利進入,由此貽誤滅火最佳時機。三是人體體能有限。高層失火后,消防員需要負重登樓,挑戰人體體能極限,對消防員的人身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
“與現有的消防裝備和技術不同,‘智能集群無人機載滅火系統’很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最大的優勢就是安全好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無人機載滅火系統負責人陳錚向經濟日報記者介紹,無人機擔當了快遞員的角色,幾乎不受地面條件限制,可以避開地面復雜環境,把滅火和救援設備送到人力難以到達的火災現場。滅火時,該系統采用集群作戰的方式,可派出多批次無人機對大火進行“輪番轟炸”,最終用機海戰術打贏滅火戰役。
“單枚滅火彈可以撲滅12平方米的火。一套三室兩廳的房子,10枚滅火彈就可以搞定。”陳錚說。
目前,市面上的無人機載滅火設備均處于起步階段,采用火藥推進或迫擊炮發射方式,成本居高不下。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研制的這套無人機載滅火系統在設計之初就考慮了低成本設計和制造技術,利用無火工品的優勢,大幅降低成本,提高了使用、運輸安全性。產品一旦研發成熟,便可大批量低成本生產制造,迅速填補高層建筑消防救援裝備技術的空白。
此外,“智能集群無人機載滅火系統”還實現了滅火指揮智能化。“無人機可以做到智能編隊飛行,判定火源后將會自動分配任務給單個無人機自主鎖定目標。”陳錚說,“未來,我們將形成系列化無人機載救援體系及其裝備,不局限于高層火災救援,將研發更多的應急救援新裝備新產品。同時,加強技術研發,不斷迭代更新,使我們的應急救援裝備真正做到安全、管用、好用,為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保駕護航”。
來源:騰訊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