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廚具網
    手機版    二維碼   標簽云  廚具企業大全

汽車行業要大洗牌!抓住新能源七大機遇

2024-05-14 22:40:33 來源:網絡 作者/編輯: 瀏覽次數:9579 手機訪問 使用手機“掃一掃”以下二維碼,即可分享本文到“朋友圈”中。

上半年國內汽車市場發展平穩,需求偏弱。但需要關注的是,隨著消費升級,汽車市場的份額比例正在改變,龍頭企業的盈利提升仍具潛力;與此同時,大軍加速發力,外資外企亦在蓄勢待發。

本期的智能內參,我們推薦來自天風證券的汽車行業年終盤點,從乘用車市場的供需、和智能汽車的發展、汽車產業鏈三個維度總結汽車行業的上半年發展及未來趨勢。如果想收藏本文的報告(天風證券-汽車行業2018年中期策略;天風證券-電動汽車新一輪三年十倍),可以在車東西官方頭條號回復關鍵詞“nc272”獲取。

以下為智能內參整理呈現的干貨:

大洗牌將至

▲乘用車月度銷量及同比增速(%)

▲重卡月度銷量及同比增速(%)

▲大中客月度銷量及同比增速(%)

2018上半年為1407萬,同比增加了5.6%。其中,乘用車銷量1155萬,同比增加6%;重卡銷量67萬,同比增加15%,大中客車銷量6.4萬,同比增加19%。

▲乘用車月度批發銷量同比增速(%)

▲傳統乘用車(剔除)月度批發銷量同比增速(%)

從增速的角度來看,上半年整體市場淡季需求偏弱,第二季度出現批發高增速,但這是是由于上季度較低的基數,以及新能源市場的給力表現。

基于此,若不考慮刺激政策,天風證券預計2018年汽車市場增速為2%,其中,下半年增速偏弱,按慣例第三季度或為低點。

▲重點車企

▲中國1998-2018重點自主/合資市場份額(%)

盡管今年是汽車市場的小年,我國重點自主品牌卻有著明顯的上升勢頭,2004至今市場份額上升22個百分點,2014至今上升11個百分點;重點合資企業的下滑趨勢則較為顯著,2004至今下降12個百分點,2014至今下降7個百分點;其他自主/合資多年來均呈下行趨勢,且份額接近,其中自主隨行業增速波動更大。

▲中國汽車消費的價格分布

▲中國汽車市場分國別的市占率情況

就乘用車市場來看,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2018年1-6月,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510.91萬輛,同比增長3.43%,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3.39%,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0.51個百分點。

▲2013年左右開始一線(第一梯隊)自主車企走勢獨立于二線和其它自主

這些數據透露了一個重要信息:整體市場增長趨于平穩,競爭壓力加劇,大小洗牌平行進行。其結果,就是強者愈強,即一線自主車企份額提升空間大。

以吉利為例,這家目前份額最高的自主車企,但也僅占5.2%的市場份額,距離第一有3.4%的差距,是20名以外車企合計份額的1/4不到。參考美國汽車行業發展史,在70-90消費升級的年代,是汽車股漲幅最大的階段,亦是三大巨頭崛起,享受品牌消費的紅利階段。

▲各國歷史千人汽車保有量增長曲線(中國現狀為普及不足+消費升級)

除了面臨市場容量擴張受限和消費升級兩大趨勢,尾部自主車企還面臨著汽車市場開放后的外企沖擊、外資沖擊和中高端技術封鎖,在失去政策保護傘之后,將直接迎來淘汰戰。

▲中國2010-2018年車企合計份額與當年總銷量增速

▲中國2010-2018年車企合計份額與當年總銷量增速

大洗牌階段將至,排名41-50、31-40車企將讓出份額(2017年合計占整體份額的8%左右),接下來逐步讓出份額的是21-30車企(2017年合計約12%);前20名車企排名也將發生變化,其中不乏處于下坡路的車企,也將讓出份額;體制活、產品力強、升級快的車企排名上移,集中度進一步上收。

▲中國2010-2018年前20名車企所占市場份額(%)(2018為前5月累計)

后補貼時代開啟高端周期

如前所述,新能源已經成為汽車市場容量擴張的重要刺激。

▲中國2017-2018季度產銷測算(萬輛,%)

盡管2014年開啟的“補貼”周期2016年底結束,低端供應鏈長期低迷,新能源客車、a00級車型產銷增速放緩;但新一輪“高端”周期,將在2018年正式啟動,需求從公共部門轉向私人部門,a級以上乘用車市場擴張,加上歐洲限賣燃油車、中國雙積分制度等驅動主流整車制定新能源戰略規劃,足以帶動資源需求再次進入上升通道。

▲板塊驅動分析

▲全新a0、a級車全面上市,推勱下半年銷量結構走向中高端

雙積分政策接力補貼,直接強制行業向電動化、低油耗轉型,各大車企迅速跟進出臺應對方案。緩沖期使得上半年a00級車仍是新能源車最大市場,但接下來占比將明顯下降,a0級和a級占比明顯提升。

目前,全球至少 27 家車企宣布全面電動化,尤其規模最大的大眾和豐田放棄原專一的節能技術、混動+燃料電池單一技術路線。國際車企逐漸形成以大眾、日產雷諾、特斯拉、通用為一線陣營,福特、寶馬、豐田為二線陣營的新能源轉型格局。國內車企中,上汽自主、北汽新能源、吉利、比亞迪具備先發優勢,后發車企如長城、廣汽等也在加速布局、投放。先發+后進,合力推動的趨勢非常明確。

▲雙積分并行考核要求下,2019年起行業nev生產/進口的銷售及滲透率

▲全球主流整車新能源戰略規劃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新能源概念的風靡和多地地補的推出,北上廣新能源的新能源份額占比正在下降,非限購地區新能源占比不斷提升,a0級以上車型貢獻主要動力,非牌照驅動的新能源中高端需求逐漸啟動。

▲2015-2018年度北京、上海、廣東以及其它省份新能源汽車交強險注冊量占比

隨著雙積分、補貼退坡的推動,主流人群需求將打開,天風證券預計,中高端車型銷量將從2018年的13萬輛不到增長到2020年的128萬輛甚至更高,帶動高端供應鏈3年擴張到2017年的10倍+!

▲2015-2020年中高端車型銷量及占比(萬輛,% )

綜上所述,天風證券分析預測,2020 年全球車企純電平臺全面投放后將繼續在未來 5 年刺激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保持高位,2025年新能源產銷達2,241萬輛,為2016年(9,萬輛)的24倍,滲透率為21%左右,其中乘用車占2,098萬輛(2016年6,847萬輛的28倍,cagr 43%)。屆時中國將是最大的新能源市場,占全球份額的52%,歐洲占21%,美國占19%。

▲預計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2241萬輛(萬輛,%)

迎來加速的七大板塊

汽車電動化的大趨勢加上中高端市場需求的釋放,高端供應鏈,包括驅動電機、動力電池、熱管理、智能座艙、、高壓模塊、充電模塊等增量器件系統,將迎業績加速期。隨未來中高端車需求快速提升,優質的產業鏈中游公司估值中樞有望從15x提升至30x。

▲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核心公司業績彈性預測

相較傳統燃油車,新增電池系統、電動電驅系統、充電模塊等系統,鋰鈷資源需求劇增;而熱管理、輕量化、汽車電子等領域的成本占比均不同程度的提升。

▲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成本占比

細分來看,三電系統成本占比最高,約占整車成本 1/3;而充電(高壓)模塊、車載信息系統、鋁合金、車身電子及攝像頭等配套成本遠高于配套傳統燃油車,成本占比均高于 3%。

▲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主要供應商

當然,有人歡喜就有人憂,傳統燃油汽車中的動力和傳動系統(成本占比近40%)、傳統電子電氣板塊將隨汽車新能源化被取代。

以下是新能源刺激的高端供應鏈七大板塊增長趨勢詳析:

鋰鈷資源

▲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平均單車帶電量(kwh)

新能源中高端化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從小微車型升級為中大車型,即 a00 級占比下降;另一方面則是中高端車型對續駛里程的要求增加從而加大了電池電量和能量密度(粗估 a00 和 a0 級車型電量提升至少 5kwh,a 級車提升 10kwh)。而鋰鈷資源正式正要的電池材料。

▲全球新能源汽車對碳酸鋰的需求量及增速預測(萬噸、% )

▲全球新能源汽車對鈷的需求量及增速預測(萬噸、% )

提升平均單車帶電量的需求指向了高能量密度電池需求的全球共振高增長,尤其中高端車型搭載的三元電池。天風證券預計2017-2020年中國新能源車三元電池需求增長4.6 倍(從 16gwh 到 89gwh),全球新能源車三元電池需求增長 3.2 倍(從 38gwh 到 162gwh),帶動全球碳酸鋰需求增長 2.3 倍(從 4 萬噸到 14 萬噸),鈷需求增長 3.2 倍(從 1.0 萬噸到 4.1 萬噸)。

三電系統

▲新能源 汽車 “三電系統” 示意圖

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系統包括驅動電機系統(電機、電控)與電池系統,俗稱“大三電”。其中,驅動電機、電池組是新能源汽車的動力來源,相當于燃油車的發動機。電機控制器則指控制驅動電機和管理電池的裝置,通過調整驅動電機的電壓、電流控制電動機轉矩以及通過采集充放電狀態、總電壓等電池數據控制電池能量的輸出。

從市場格局來看,寶馬、大眾、豐田、日產、本田等車企的驅動電機系統均為內部供應,中國供應格局相對分散,仍處于洗牌重整階段;動力電池系統的規模、產品、技術和資本優勢已然明確形成,龍頭格局基本形成。

充電設備

▲充電設備示意圖

新能源打開了充電設備的藍海。

新能源汽車充電模塊按照配置地點以及是否與公共電網接觸兩個維度可以分為車載充電機(適合消費者私人)、接觸式充電(相當于新能源汽車的“加油站”,多為政府基礎設施工程)和感應式充電(眼下造價過高,適合各類商業地產或高端住宅配備)。

▲充電模塊企業新能源領域的訂單情況

天風證券預測,2018-2020 年國內中低端新能源乘用車配套車載充電機市場規模基本保持不變,按中低端和中高端單車價值量1800元和3000元計算。預計2018 年、2020年國內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車配套車載充電機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 9.2 億元、38.3 億元,三年 cagr 為 114.9%。

此外,公共類充電樁建設、運營數量由 2010年 1,000 個左右快速增長至 2017 年的 21萬個,復合增速高達 111.8%(按照北京目前慢充-快充7:3的建造比例來計算,我國 2020 年充電樁行業規模大約為 1,800 億元)。

▲2017-2020年國內新能源乘用車車載充電機市場規模(億元,% )

除了充電樁,未來在車輛的智能化需求下,高壓模塊的連接器、線束、繼電器等將實現快速增長,并且中國企業(如宏發股份)正在真實加速實現這一細分產品的進口替代。

▲2017-2020年國內新能源乘用車車載繼電器市場規模預測(億元,% )

風證券預測到 2020 年國內配套中低端新能源乘用車的車載低壓繼電器市場規模將依舊保持在 8 億元左右,而配套于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車的車載高壓直流繼電器市場規模將快速增長,將達到 51.1 億元,2018-2020年 cagr 為 114.9%。

熱管理系統

▲常見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

熱管理系統是從整車融合的角度考慮整車換熱性能,控制和優化熱量傳遞的系統,新能源的熱管理系統與傳統汽車大有不同。其中,電池冷卻器、電子膨脹閥、冷卻板、ptc 加熱器等新部件的增加,帶動新能源整車熱管理系統的價值量明顯提升。

▲熱管理相關企業新能源領域的訂單情況

天風證券預測,以中低端、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車熱管理系統單車價值 4,000 元、8,000 元測算,我們估計 2018 年中低端、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車熱管理市場空間將分別為 22.2、24.5 億元,2020 年市場規模為 16.6、102.1億元,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車熱管理市場將迎來快速增長,2018-2020 年 cagr 為 114.9%。

▲2017-2020年新能源乘用車熱管理市場規模(億元,%)

鋁合輕量化

新能源汽車的能耗、續航指標對車身材料提出了要求。據ofweek測算,電動汽車車重降低10%,續航里程可增加5.5%,因此密度小、強度高,減重效果明顯的鋁合金(汽

車工業應用較多、較為成熟的輕量化材料)優勢突出。

▲鋁合金壓鑄新能源訂單情況

天風證券以中低端、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車分別 200kg、350kg 平均單車鋁合金零部件使用量來計,則 2020 年中低端、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車行業鋁合金零部件需求量將分別達到 8.3 萬噸、44.7 萬噸。其中,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車鋁合金零部件需求 2018-2020 年cagr 高達 114.9%。

▲2017-2020年新能源汽車鋁合金零部件需求預測(萬噸,%)

車載電子

純電動汽車電子成本占整車成本達到 65%,遠超中高檔汽油車的 28%和緊湊型汽油車的15%,進一步提升了車載電子未來的市場空間,為智能網聯企業創收。

▲汽車電子成本在整車成本中的占比

隨著技術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過去僅在中高端車型中配備的車載信息系統、車載娛樂系統等汽車電子產品近年來逐漸進入普通車型。

▲智能網聯企業新能源領域訂單情況

以目前中低端、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車配套 hmi 系統單車價值 1,、4,000 元來測算,并假定到 2020 年再上調 5%,天風證券預計到 2020 年國內中低端、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車 hmi 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 6.7 億元、53.6 億元,cagr 為 118.4%。

▲我國車載電子 hmi 未來市場空間預測(億元,%)

自動駕駛模塊

除了電動化、智能化,自動駕駛亦逐步落地,新能源汽車成主要載體。自動駕駛產業鏈主要由 oem、tier1(adas)廠商、tier2(毫米波雷達、電子轉向、電子制動等)廠商構成。

▲2017-2020年國內 adas 市場空間預測(億元,% )

天風證券以中低端、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車配套adas 單車價值 3,000、15,000 元進行測算,則到 2020 年我國中低端、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車 adas 市場規模分別為 12.5 億元和 191.5 億元,其中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車配套市場快速增長,未來三年 cagr 為 114.9%。細分來看,adas核心配套部件攝像頭+毫米波雷達市場空間巨大,高端電子器件成為主流。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

 
本條標題:汽車行業要大洗牌!抓住新能源七大機遇
本條信息網址:
文本助手 資訊搜索 分享好友 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
閱讀關鍵詞
  • 手機瀏覽本文

    手機應用中掃描本文二維碼,即可瀏覽本文或分享到您的社交網絡中。

  • 微信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關注中華廚具網微信公眾號,實時了解行業最新動態。

版權/免責聲明:
一、本文圖片及內容來自網絡,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如涉及各類版權問題請聯系及時刪除。
二、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用戶注冊發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三、轉載本站原創文章請注明來源:中華廚具網

0相關評論
今日熱點文章更多
品牌聚焦更多
推薦品牌更多
熱門頻道
關閉廣告
合作伙伴:
中華廚具網 魯ICP備2021046805號         魯公網安備 37162502000363號 (c)2018-2025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投資有風險 加盟需謹慎
關閉廣告
關閉廣告
97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性高朝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MM131亚洲国产美女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国产| 欧美熟妇另类久久久久久不卡|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视频7| 久久高清一级毛片| 久久久精品2019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色妞色综合久久夜夜| 久久乐国产综合亚洲精品| 狠狠88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狠狠爱浪潮 | 久久国产成人午夜AV影院|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蜜桃| 国内精品欧美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激情|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 精品久久久无码21p发布| 一本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青青青青久久精品国产h久久精品五福影院1421| 色婷婷久久综合中文久久蜜桃av | 国产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亚洲人成网亚洲欧洲无码久久|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久久久久免费视频|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成人D啪| 精品久久久久国产免费|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免费| 国产一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久久大香香蕉国产| 久久91综合国产91久久精品|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9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 婷婷久久综合| 亚洲精品国产美女久久久| 亚洲AV日韩AV天堂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