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老國有企業,中國重汽依靠轉型升級,不斷提升企業競爭力。通過實施國際化戰略,目前已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現銷售。
2014年中國重汽集團出口整車3.43萬輛,重卡出口連續10年位居中國行業首位,被商務部確定為“首批國家級整車出口基地企業”,被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分別評為“出入境檢驗質量信用管理aa級企業”和“出口信用aaa級企業”,被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評為“2014年度推薦出口品牌”。
2004年,中國重汽便提出實施國際化戰略,規劃逐步實現品牌、資本、管理、人才、技術、市場的國際化。中國重汽通過進行國際市場營銷改革,實施“走出去、走進去、走上去”戰略,變坐等客戶為“走出去”搞營銷,并推出“61”模式,針對全球市場設立六大區部和一個進出口公司。六大區部在境外設立機構,服務東南亞、中東、南部非洲、北部非洲、中亞俄羅斯和南美洲市場,基本實現對發展中國家的全覆蓋。各大區部及代表處在區域市場建立銷售網絡、售后服務網絡、配件供應網絡,保證國際市場營銷和國際化戰略的可持續發展。
目前集團常駐境外人員近千人,已在近百個國家建立了辦事處。此外,為優化完善國際網絡布局,中國重汽積極推進境外kd組裝網絡建設,目前已通過技術合作、實物投入等方式在尼日利亞、摩洛哥、馬來西亞等8個國家合作建立了kd組裝工廠,實現了本地化生產,并帶動了當地零部件配套產業的發展。
在國際市場網絡建設中,中國重汽由原來注重數量的增長轉變為注重網點質量的改善提升,重視境外售后服務水平的提高,截至2014年底,中國重汽已在國際市場發展一級經銷商網點160余家,建立400多個服務網點、300余個配件網點,銷售、服務、配件、改裝四網建設穩步推進,初步形成了覆蓋范圍廣、布局合理、聯動響應及時的國際營銷服務網絡。
中國重汽依靠國際化戰略,打造出了國際競爭新優勢。中國重汽董事長馬純濟說,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不論產品出口還是國際合作,必須始終堅持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樹立打造民族品牌的目標。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必須始終把握企業經營運作的主動權。只有樹立自主品牌,才能強化民族品牌,才能打通開發國際市場的途徑,路子才能越走越寬廣。
來源:科技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