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我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新時期,科技創新行業也迎來新一輪發展浪潮。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是開展基礎研究、培育人才、加強學術交通以及具備先進科研裝備的重要基地。近年來在能源、材料、信息、生命與健康、生態環境、海洋、國防、安全等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有著緊迫的科技需求。
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建設需要與時俱進。近日,工信部將擬認定的2018年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名單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18年7月23日—7月30日。如有異議,可以書面建議反映至工信部部科技司技術創新處。
從公告顯示,工信部本次擬認定27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要聚集在環境監測、精密儀器、工程裝備、智能設備、醫療儀器等領域。包括:空間環境監測與信息處理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超精密儀器技術及智能化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模式分析與機器智能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距離無線電設備檢測與評估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等。
本次擬認定的重點實驗室依托單位主要為高校院所。高校院所作為科技創新的主體,同時也作為科技成果產出地,對國家科創體系的進一步完善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集聚優質人才、科研設施、平臺等產學研合作優勢,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發展將會更為穩健。
無獨有偶,日前科技部、財政部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強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5年,國家重點實驗室體系全面建成,科研水平和國際影響力大幅躍升。實驗室經優化調整和新建,數量穩中有增,總量保持在700個左右。本次擬認定的27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旨在落實優化科創體系,為科研創新做技術支撐,加速國家科技成果轉化進程。
總體而言,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已頗具規模。在先進實驗室的裝備下,部分高校走在了時代前列,站在國際化的競爭背景中鉆研探索,為科研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來源:中國化工儀器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