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真空管道運輸設想由來已久,“真空高鐵”項目走入中國再引關注
1904年美國學者羅伯特戴維提出“真空管道運輸”設想,20世紀末中科院院長路甬祥提出建設懸浮隧道阿基米德橋構想,2013年“鋼鐵俠”馬斯克提出超級高鐵“hyperloop”技術理念,引發全球熱議。7月19日貴州省銅仁市與美國超級高鐵公司htt舉行“真空管道超級高鐵研發產業園項目”簽約儀式,中美企業達成國內第一份超級高鐵研發及建設相關協議。我們認為對于當今以成熟高鐵技術為代表的軌道交通來說, “真空高鐵”短期并不會構成明顯影響,但對于探索下一代交通運輸技術有著深遠價值。
銅仁市與美國超級高鐵公司htt簽約,“真空高鐵”項目走向中國
7月19日報道,貴州省銅仁市與美國超級高鐵公司htt舉行“真空管道超級高鐵研發產業園項目”簽約儀式,超級高鐵項目有望在中國生根發芽。銅仁市政府與htt公司將分別以1:1的出資比例成立合資公司,共建該項目。項目建設第一階段雙方將共同建設一條不超過10公里的商業真空管道超級高鐵線路;第二階段雙方利用第一階段成果,完成相關必要的規章和規定,在此基礎上延長該線路,使長度適用于商業運營。
國內“海底真空高鐵”構想:更快速、更安全、更環保、低能耗
“海底真空高鐵”構想中采用水下橋隧技術,依靠浮力支撐隧道約90%重量,采用真空管道及磁懸浮列車技術。構想如能實現有望具備以下優勢:1)運行過程中無機械摩擦阻力,速度或超1000 km/h,理想時速或達1200 km/h;2)抵御各類海況及天氣影響,受臺風及地震影響更小,實現全天候安全行駛;3)不會破壞海底環境,降低了施工和運行產生的噪音,符合綠色出行概念;4)真空環境下運行阻力小,與高鐵同等速度有望節能70%。
hyperloop:異曲同工的海外真空管道運輸技術構想
hyperloop假想的亞音速浮空列車系統以一個局部真空的管度系統承載膠囊型列車,可大大降低空氣阻力。hyperloop自行利用發電,不僅能耗低還可提供額外電力。按照設想,工程人員將在地面上搭建作用類似鐵路軌道的固定真空管道,在管道中安置“膠囊”座艙?!澳z囊”列車“漂浮”在處于真空的管道中,由彈射裝置像發射炮彈一樣啟動座艙,無間斷地駛往目的地。馬斯克預計建成后時速可達1220km/h,與音速相當。
雖然對當今軌道交通體系難有影響,但“真空高鐵”具備深遠科研價值,
無論“海底真空高鐵”還是“hyperloop”,一方面現有技術體系存在瓶頸,諸多設計要求尚難實現,另一方面雖理論而言具備低能耗運行優勢,但從現有技術來看真空系統建造及維護成本反而非常昂貴,尚不具備商業價值。雖然對于當今以成熟高鐵技術為代表的軌道交通體系來說,“真空高鐵”短期并不會構成實際的影響,但我們認為“真空高鐵”作為一種大膽的構想,對于探索下一代交通運輸技術有著深遠影響,為遠景發展提供了重要思路。
風險提示:真空管道運輸技術進展不及預期,“真空高鐵”相關研發及建設項目執行不及預期。
來源:東方財富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