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回溫難5月匯豐中國制造業初值再下探
業內人士認為,5月11日央行降息后,政策效應尚未顯現。內需疲弱致使中國制造業環境進一步惡化,同時經濟下行壓力尚未緩解,穩增長政策亟需加碼。
5月21日上午,最新公布的5月匯豐中國制造業初值為49.1,雖然較前兩個月略有回升,但仍低于預期49.3,且持續位于50枯榮線下。
業內人士認為,5月11日央行降息后,政策效應尚未顯現。內需疲弱致使中國制造業環境進一步惡化,同時經濟下行壓力尚未緩解,穩增長政策亟需加碼。
與4月份匯豐中國制造業48.9的終值相比,5月初值已出現小幅回升,但由于5月份產出分項僅為48.4,仍為近13個月新低。
5月4日,匯豐銀行與英國研究公司markitgroup聯合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匯豐中國制造業pmi終值僅為48.9,較49.2的初值再次下調,并且與3月49.6的終值存在較大差距,成為自2014年4月以來新低,這也是中國匯豐制造業pmi連續第二個月處于榮枯線下方。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認為,4月份盡管新出口訂單有所改善,但整體新訂單繼續回落至一年新低48.7,顯示內需疲弱加劇。產出指數50,以新訂單減產成品庫存衡量的增長動力指標也錄得一年新低,投入和產出價格指數回落持續。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分析稱,4月匯豐pmi低于預期的主要原因為3月社會融資和財政支出回落。“3·30”救房市后,地產銷量回升,土地購置和投資低迷;人民幣成為第二強勢貨幣,出口部門受損;“4·19”降準1個百分點,政策效應尚未顯現。
值得注意的是,4月份時,匯豐制造業pmi與中國官方制造業pmi數據連續第二個月發生偏離。
5月1日,由國家統計局、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共同發布的4月官方制造業pmi為50.1,與前值50.1持平,連續兩個月高于50的臨界點。
華創證券在報告中分析認為,4月官方pmi與匯豐pmi背離有所加劇,原因可能在于基建投資對大型企業的拉動作用難以在匯豐pmi數據中得到充分體現。該機構認為,從官方pmi數據看,4月制造業企業開工量增加,并帶動原材料購進速度加快,是制造業企業pmi弱企穩的主要原因。但由于內外需求不足,企業訂單下降,制造業企業能否持續擴張仍有不確定性,對上游原材料行業的帶動力度也十分有限。
任澤平認為,中采pmi與匯豐pmi背離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國官方pmi有季節因素,而匯豐pmi則沒有,另外兩個數據的采樣區間和樣本不同。
除最新公布的5月中國制造業pmi初值外,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經濟數據也不容樂觀。
渣打銀行在報告中指出,4月多數宏觀經濟數據不盡人意。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略增至5.9%,但仍低于一季度水平,表明二季度gdp增長亦或將放緩;4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由3月的13.5%急劇放緩至12.0%,暗示持續調整之下房地產市場仍面臨嚴峻的形勢。經濟活動低迷導致通脹水平偏低。對外貿易方面,4月進出口數據均弱于市場預期,表明外部需求復蘇放緩且存在不確定性。4月貨幣供給量m2增長大幅低于市場預期,表明僅僅依靠貨幣政策放松或不足以推動需求快速復蘇。
該行預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同比增長6.7%,同時央行會進一步放松貨幣政策。“透過已審議通過的2015年財政預算看,我們認為實施更積極的財政政策仍具備一定空間。此外,中央或通過鼓勵政策性銀行擴大重點發展項目信貸投放以應對信貸需求低迷的困境,繼而推動信貸需求增長。預計這些政策放松措施將有助于下半年gdp增長企穩;預計三、四季度gdp增長分別在6.8%和7.1%。我們維持2015全年gdp增長在6.9%的預測不變?!痹蜚y行在報告中表示。
來源:一財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