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 led在研發多年后,去年下半年進入最后階段,晶電、億光、隆達及聚積等臺灣地區廠商的技術也在今年完備,臺led業者表示,目前看來,技術已進入可以量產階段,上半年是送樣、驗證,下游廠商將mini led相關周邊零組件及供應鏈完成建構的階段,下半年將正式進入出貨期,對相關廠商第4季營運帶來貢獻。
在新產品方面,隆達表示,mini led產品下半年小量出貨。第2季背光事業正積極沖刺mini led技術,目前產品送樣中,預計下半年出貨,應用主要包括電競筆電、車用面板、醫療顯示器、高階專業繪圖顯示器等高階產品。
法人認為,明年mini led在整體市場的滲透率會明顯拉升,2019及2020年對相關廠商出貨及業績表現會有明顯的貢獻。
隆達指出,在新應用領域,在穿戴裝置已開花結果,打入全球前五大運動手環品牌并穩定出貨;此外,因應成長中的消費性監控市場,智慧門鈴走入家庭,其ir產品已在消費性監控系統占有一定比重,每月持續出貨,并應用于美國智慧門鈴一線品牌,uv晶粒與封裝產品也在出貨,應用于美甲及印刷固化。
micro led在技術壽命、對比度、能耗、反應時間與可視角等均勝過lcd和oled,龍頭廠商如apple、sony與samsung等早已積極布局,鴻海更砸重金打造micro led全產業鏈,皆有助推進micro led商業化進程。
除了led廠商之外,samsung、sony、友達等大廠皆已于2018年展示micro led相關概念性產品,samsung甚至傳出希望量產超大尺寸的micro led電視,帶動更多廠商投入開發。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