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位于河北省廊坊市的維信諾(固安)第六代全柔amoled生產線正式啟動運行,這是我國首條支持全柔顯示技術的amoled面板生產線。據介紹,依托維信諾對生產線的高智能、前瞻性設計,該項目不僅能夠生產曲面屏、全面屏,而且能夠生產折疊顯示屏、全柔性顯示屏,達產后,可滿足全年9000萬部智能手機屏幕需求。該項目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且技術性能位居世界前列,成為廊坊市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端制造產業集群、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樣板。
發力大數據產業
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是未來產業發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來,廊坊市突出把“大智移云”作為首位產業來抓,以“大數據、智能制造、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推動全市經濟轉型發展的新引擎。廊坊大數據產業起步早、發展快,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業、新材料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業等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猛。據統計,2017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215.3億元,同比增長9.9%,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速7.3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26.21%。
依托區位優勢,引進一批高端制造企業。廊坊位于京津兩大城市之間,借勢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一大批高精尖、智能化高新企業先后落戶廊坊。在剛投入使用不久的康得復材廊坊基地一期,寬敞的生產車間內難以見到技術工人的身影,高度集成化的工業4.0碳纖維復合材料部件智能生產線,不到3分鐘就可生產出一個碳纖維汽車零部件,且產品質量更加穩定,年產量可達150萬件,目前二期建設正在順利展開。智能制造領軍企業落戶廊坊,廊坊精雕數控機床、河北航天振邦、富智康、翌光、鼎材等正在逐步做大做強。
打造特色產業園區
精心規劃布局,打造特色產業園區。位于香河開發區的機器人產業港運營3年來,已聚集安川都林、美國ati、德國尼瑪克等110多家國內外機器人企業簽約入駐,超過80家企業已經投產。這里的機器人應用之廣、工作精度之高讓人驚嘆。按照北中南三大板塊,廊坊精心布局高新產業園區建設。北部依托燕郊高新區、大廠高新區、香河開發區,形成緊鄰京津、協同發展的北部產業聚集帶;中部依托廊坊開發區、固安高新區、龍河高新區、廊坊高新區、亦莊·永清高新區,形成圍繞市區、高端發展的中部智能產業聚集帶;南部依托霸州開發區、文安開發區、大城開發區,加快工業機器人應用和數字化車間改造,推動傳統優勢產業邁向中高端。
“機器換人”工程顯效
推動“互聯網+制造”,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2016年以來,廊坊市堅持以“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建設為抓手,大力拓寬機器人產業化應用領域,大力提升企業智能制造水平,累計支持30多家企業實施了“機器換人”智能化改造。針對傳統中小企業信息化水平較低,亟待智能化改造等問題,廊坊探索建立了企業云服務平臺,采用“平臺+數據+應用+服務”的涉企服務新模式,為企業提供一站式的信息化綜合服務,線上為中小企業提供企業管理、生產制造等全生命周期的近百種軟件產品服務,線下云平臺配備專業團隊為企業量身定制智能制造、企業信息化的一體化解決方案,企業云服務平臺已注冊用戶2305家。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