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債置換下半場:月供債務5000億
地方債置換下半場形態報告:月供債務5000億利率上浮1%-10%
導讀
民生證券固收研究員李云霏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今年還有1774億地方債到期,需要發新債還舊債,因此,新增債全年計劃額度為7774億,地方債全年計劃額度為3.9774萬億。
已是10月下旬,離年底也只有兩月不到,各大經濟體的投融資資金流又將面臨一道洄流關卡,各大金融機構也不例外。關于地方債情況,則是近期被熱切關注的領域。
那么各地地方債發行情況如何?銀行又是如何看待后續地方債發行?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向多家銀行了解到這一領域的詳細情況,由此估算各大銀行機構面臨的相關承壓空間。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截至10月20日,今年地方債已發行約2.63萬億,其中,新增債4755.77億,約完成全年計劃額度的61%,置換債約2.15萬億,約完成67%。
8月底,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受國務院委托,作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報告時透露,今年下達6000億元新增地方政府債券和3.2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券置換存量債務額度。
此外,民生證券固收研究員李云霏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今年還有1774億地方債到期,需要發新債還舊債,因此,新增債全年計劃額度為7774億,地方債全年計劃額度為3.9774萬億。
每月約5000億地方債供給
也就是說,今年仍余將近1.35萬億地方債發行額度,每月約有5000億地方債供給。
按照規定,第二批置換債券資金用途和第一批相同,即必須用于償還審計確定的截至2013年6月30日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中,2015年到期的債務本金。
此前,財政部稱,據審計,截至2013年6月30日,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存量債務中,2015年到期需償還額度為18578億元。兩批置換額度共計2萬億,覆蓋了2013年審計確定的全部到期政府債務。
也就是說,想要了解各地兩批地方債置換進度,可以對比置換債和相關數據(截至2013年6月30日,各省市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中2015年到期的債務本金)。
從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整理的圖表中不難看出,包括天津、重慶、河北、遼寧、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河南、湖北、廣東、海南、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青海、廣西、內蒙古、寧夏、新疆等23個地區已經基本完成了第二批地方債置換,進入第三批地方債置換階段。值得一提的是,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核實,西藏尚未開始發行地方債。
不過,各地政府還未披露第三批地方債置換的分配方案,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聯系了某地方財政廳,對方也不愿意透露相關信息。
除了置換進度,不同地區地方債的置換方式也存在差別。
總的來說,置換債已發行約2.15萬億。其中,公開置換約1.55萬億,定向置換約0.6萬億,方式以公開置換為主。
民生證券固收研究團隊認為,從整體發行節奏來看,公開置換進行得更為順利,可能與定向發行需要地方政府與商業銀行較長的協商過程有關,這也是地方政府更傾向于公開置換的一個原因。
此外,西部、東北部省份以公開置換為主,而中東部省份的公開置換與定向置換的規模差距相對較小。
“西部各省、黑龍江、遼寧等地區只以公開置換為主,這些地區的金融環境欠發達,地方政府財政實力一般,定向置換與商業銀行協商過程中的優勢有限,不利于降低負債成本?!泵裆C券固收研究團隊分析稱。
利率上浮1%至10%
自今年開展地方債置換以來,非市場化定價一直受到質疑,銀行參與的積極性也不高。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了包括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等銀行總行和資管部人士,發現在資產配置荒的背景下,銀行對地方債的態度有所改變。
總體而言,相比城商行等小銀行,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更愿意配置地方債。
多位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相關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雖然地方債利率較低,但現在資產短缺,制造業等其他資產的風險較高,銀行會繼續配置地方債。
某國有大行總行資管部人士向記者透露了該行的一組數據:銀行貸款13萬億、自營盤3萬多億、理財盤1.5萬多億。他表示,銀行理財當然不會大量配置地方債,不過銀行自營資金對收益率不太敏感,出于政治考慮,以及今后資金面寬松,可以賺交易價差,因此可用自營資金配置地方債。
銀行配置地方債的考慮,無非為了爭取財政存款、后期政府項目貸款等,小銀行不僅理財成本高,相比大銀行,也沒有資本享受太多政策收益,因此小銀行配置地方債的積極性較低。
“年中的時候,地方政府發債突然放量,我們的既定額度不夠,又追加了幾百個億?!蹦臣夜煞葜沏y行辦公室相關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地方債發行額度較大,股份制銀行有點吃力,但配置地方債的力度仍比較大,明年地方債還是一個重點的配置。
而某家城商行資管部高管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銀行配置地方債還是偏被動,因為地方債流動性不好,利率也不高;不過,因為這家城商行是國有的,也會更注重政府的政策,多滿足政府的需求。
此外,8月14日之后,地方債公開發行利率開始分化,不同地區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浮,上浮空間在1%至10%之間。
民生證券固收研究團隊認為,對于接下來的地方債供給,伴隨地方債定價逐漸提高,收益率有所補償,利率債配置的被動減少會開始改善,畢竟流動性是硬傷。但需要注意的是,隨著地方政府債的利率提高,其作為長期配置的債券種類優勢也是有的,投資者對利率債的態度是否會發生由被動減配到主動替換的轉變,以及這種轉變能不能明顯影響到利率水平的走勢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