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速推動上海交通大學實踐育人工作的發展,學校近期以“行萬里路,知中國情”為主題,引導廣大青年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時代精神,在社會實踐中增長才干。7月6日,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嘉興南京基地暑期社會實踐團一行5人來到了此次就業實踐的第一站——位于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的中核集團核電秦山聯營有限公司。本次實踐活動共有來自核工程、新能源、機械動力、動力工程專業的1名博士和4名本科生參與?;顒拥玫搅藢W校的支持和走訪單位的歡迎。
上午,實踐團一行抵達海鹽客運中心,隨后乘坐公司專車來到核電科技館參觀。秦山核電科技館是中國目前最大、公眾體驗最豐富、公眾適用性最強、最具特色的核電科技館,這座去年9月剛建成的科技館極具現代感??萍拣^的一層以“核能與發展”為主題,在解說員的講解下,同學們觀看巨型沙盤秀了解了秦山核電站的發展歷程。同學們在各個展廳學習了中國核電的發展歷史,參觀了核電廠內部安全殼、穩壓器、燃料組件、蒸汽發生器等重要組件的實物模型,了解了鈉冷快堆、超高溫氣冷堆、熔鹽堆等第四代核電技術的發展狀況。
登上以“核能與安全”為主題的科技館的二層,同學們通過游戲、動畫等互動體驗方式,親身體會到了核電廠的不同工作場景,并加深了對核電知識的認識。
下午,實踐團在企業hr張晉蓉的帶領下,來到秦山二期核電廠與交大優秀校友鄒副總經理進行了校友訪談。鄒總參與工作二十多年,從技術出身到如今擔任管理要職,工作經驗非常豐富。在個人經歷的講述中,他反復強調進入職場后學習的重要性。核電站的安全運行至關重要,防患于未然需要技術人員敏銳的直覺和過硬的技術能力,這都需要通過多學多干不斷積累。
之后,實踐團又與三位優秀校友進行了座談。三位學長分別是98年本科畢業生胡琛、08年本科畢業生段東東和08年本科畢業生沈聰,他們在生產計劃管理、機組運行和核燃料堆反應性管理方面承擔重要崗位,各擅勝場。除了和團員們分享個人經歷以及工程項目中所遇到的現實困境之外,學長們還就自我價值實現這一問題,為團員們提出了許多中肯的建議,包括進入職場后如何擺正自己的心態等等。
座談期間,胡琛和實踐團成員分享了一個他經手近十年的em管理項目,令人印象深刻。該項目簡而言之,就是流程落地的一個過程。從08年到10年的調研階段,再到10年到12年實施階段,以及12年到17年的完善落實階段,整個過程歷經08年經濟危機和11年福島核電站事故的沖擊?!拔覀兌际且徊揭徊阶哌^來,最終十年的時間慢慢達到了之前預期的效果,我覺得還是蠻自豪的”,在回顧這個大項目時,胡琛學長顯得非常自豪。項目伊始,與國際相比國內的管理尚存在明顯差距,整個團隊也是一頭霧水,在多方討論的時候也遇到了許多困難,其中甚至包括福建福清核電站方面一度出現的罷談局面。團隊只能繼續腳踏實地地尋找提高核電站運營效益的方案,不斷借鑒國內外的經驗,逐漸縮小了與國際頂尖核電運營公司的差距。通過這么多年管理改進上的提升,中國核電獲得了強大的自信心,用段東東的話來說,這份信心“堪比黃金”。如今,明顯的差距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細節上的不足,改進這些細節是未來中國核電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核電站對于大部分實踐團成員來說,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熟悉而陌生的存在。經過一天的參觀交流,實踐團對于我國核電行業有了全新的認識,也更能體會責任心和踏實肯干精神在國家重點工業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而海鹽這個空氣清新、風景秀麗的海邊縣城,也將伴隨著這次美好的經歷留存在實踐團每位成員的記憶之中。
作者:
奚悅昀
攝影: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