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資訊、交易中心、物流、鋼鐵金融、鋼鐵物聯網、大數據的上海鋼聯,對鋼鐵電商的發展做了不少思考。
目前,鋼鐵行業盈利低位徘徊,行業負債率高,銀行抽資、融資貴,加上過去的銷售體系難以有效開拓市場。在此背景下,產能過剩之后,鋼鐵行業由賣方市場轉為買方市場,鋼廠不得不對原有的營銷模式進行改革:強化服務,銷售前沿前移;市場流通渠道收縮,企業提供直供率;啟動聯銷,降低鋼貿商成本;運用“遇漲不漲,遇降則降”的結算模式保證代理商利益;搭建電商平臺,降低渠道綜合成本。
而目前,電商銷售模式主要有“撮合”、“寄售”、“自營”三種,都是傳統鋼貿領域長期就存在的交易方式,只不過由線下轉為線上而已。鋼鐵電商可分為三類,鋼鐵現貨類平臺(由鋼廠成立);鋼鐵資訊類平臺(由咨詢服務類企業成立);鋼鐵貿易物流類平臺(由中間流通企業成立)。它們沒有明確界限,只是由于背靠的企業類型不同,發展模式側重點有所不同。但最終的目的都一樣,建立一個完備的電商交易平臺,同時具備線上(資訊、推介、交易、融資墊資和支付)功能和線下(剪切加工物流配送)功能。目前,鋼鐵產業鏈里最有實力的企業都已加入電商領域的競爭中。
隨著競爭的激烈化,鋼鐵電商面臨的問題不容忽視:業務轉型迫在眉睫,目前撮合交易占比仍居高不下,即交易量來自于線下雙方的交易量在線上計算,開票則線下完成,無法融入到電商的物流、支付體系中,對電商發展沒有真正促進作用,村落化的熟人交易模式也依然沒有被改變;物流的空車率極高,目前我國鐵路、汽車運輸空車率為40%以上;金融問題依舊多,電商平臺雖降低了鋼鐵企業融資難度,但鑒于互聯網“燒錢”屬性,企業如何在合適的時候采取相適應的資金籌措方式十分重要。
基于此,上海鋼聯提出大宗商品生態圈概念。
在這個生態圈中,首先是資訊,上海鋼聯旗下我的鋼鐵網是鋼鐵及大宗商品信息門戶網站,針對行業和金融提供資訊、標準、指數、研報、策略等服務。
其次,鋼銀作為鋼鐵現貨線上交易平臺,集現貨交易、在線融資、支付結算、倉儲物流等配套服務于一體的“鋼鐵交易平臺”,為鋼鐵產業提供全流程電商解決方案。
確定交易后,大宗寶提供第三方支付服務。大宗寶所屬的鋼聯金融,可以提供套期保值、動產質押平臺、互聯網小貸、票據、供應鏈金融服務。
物流環節,第四方物流平臺運鋼網,這個鋼鐵運輸的“滴滴打車”將物流信息全透明,整合物流供應鏈。
整個交易環節的背后,是物聯網和大數據。智慧倉庫的建設并不可少——對傳統倉儲行業進行改造,對貨物實現網絡化、信息化管理,提升監管效率和管理效率,依靠云倉儲系統,通過整合倉儲、物流、融資、交通資源,形成完整的業務供應鏈體系,上海鋼聯通過數據采集和研究領域的15年探索,以及和生態圈交易、物流、倉儲、金融板塊數據結合,組成大型數據庫。
據上海鋼聯預測,手機終端將承接電商平臺的交易功能,提升業務量并增加用戶黏性。但對于金額巨大的大宗商品而言,隱藏交易風險會導致移動客戶端只是在線交易的補充,并不會拉動平臺交易量。到2017年,將會有三分之一的鋼鐵電商被淘汰,全國范圍內將出現2—3家龍頭企業。
來源: 中國經濟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