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即將結束,又要迎來金屬銅的消費旺季。今年銅價振蕩回落,35000元/噸以下的價格更是回到了2009年上半年的價格水平。雖然銅價與其他工業品相比較為抗跌,但連續的回落對行業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冶煉企業有意聯合減產等因素也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筆者認為,雖然金屬銅供應過剩的局面短期仍然難以改變,但從金屬銅季節性規律來看,滬銅出現階段性反彈的可能性仍然較大。
弱勢銅價止跌,階段性反彈行情可期。眾所周知,滬銅在春節之前一般會有一輪反彈行情,筆者統計最近14年來的年底反彈行情得知,每年年底到年初均出現反彈或上漲行情,平均上漲周期約為13周,平均上漲的價差為10500元/噸,平均漲幅約為29.47%。從盤面的企穩時間來看,14年中有7年是在11月達到階段性低點,并逐漸開始反彈,在12月企穩的有4年。從時間上來看,銅價在11、12月企穩并開始反彈的可能性較大(歷史統計概率為78.57%)。
其實這一點也符合基本面因素。一般來說,每年的四季度是金屬銅的消費淡季,加上相對緊張的資金面,四季度銅價容易呈現出相對較弱的走勢。一季度是中國的消費旺季,同時,一季度資金面是全年最為寬松的季度。從歷史走勢也可以得出相應的結論——銅價在一季度漲多跌少。從邏輯上分析,在旺季到來的時候,銅價不應該處于最低點。因此銅價一般會在淡季階段出現探底反彈的走勢,并在旺季到來之時延續反彈或上漲走勢。正好也印證了11月、12月易出現低點的現象。從時間上看,已經到了需要密切關注的時間周期之內。按照以往的企穩時間預測,此輪下跌持續的時間應該不會太長。我們認為,歷年來11月、12月出現的調整大多數是較好的買入機會。
從近期走勢來看,11月以來的連續下跌使滬銅在臨近33000元/噸附近得到一定的支撐。筆者一直以來跟蹤滬銅走勢發現,一般在連續下跌的后期,空頭氛圍較濃時,當滬銅出現1500元/噸以上的下跌時,多數情況下滬銅會出現階段性企穩。企穩后一般會有兩種可能,一是高于低點1500元/噸以上振蕩,振蕩后逐漸反彈;另外一種情況是快速反彈后出現二次探底。一般來說,二次探底后的低點離前期低點都很近,創新低后大幅回落的情況很少見。故筆者認為,銅價或在34500—36000元/噸附近振蕩,或出現二次探底走勢,但從概率上來看,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較小。
假定11月24日的33220元/噸為此輪反彈行情的最低點,根據前文提到的滬銅年底上漲行情統計可知,從時間周期來看,平均上漲周期約為13周,反彈的高點可能出現在2016年2月23日,為春節休市后的第二周,比較符合春節前后出高點的基本規律。從上漲高度及幅度來看,平均上漲的價差為10500元/噸,平均漲幅約為29.47%,即滬銅的高點可能出現在43720或43010元/噸附近。考慮到目前處于金屬銅的熊市之中,反彈的幅度可能會受到一定的限制,目標不宜過高。從價格走勢上看,預計40000—42000元/噸或許將有較大的壓力。
來源: 期貨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