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粒度檢測儀器行業呈現明顯的政府主導特質,不僅行業發展受國家政策法規影響巨大,采購行為本身也是激光粒度儀銷售重要的一環,雖然市場份額不大,但卻具有“風向標”式的代表性。因此分析激光粒度儀市場的采購行為,無疑將對中國市場在該領域的發展變化起到“管中窺豹”的重要作用。借花獻佛,儀器信息網特從中國政府采購網、千里馬招標網等渠道,對2018年上半年公開的激光粒度儀中標信息進行了匯總整理,以饗讀者。2018年過去一半,各路廠商歡喜幾家?誰盆贏缽滿人面桃花?又該怎樣摸準脈搏,在下半年繼續快馬加鞭?下文將為您揭曉。
據不完全數據統計,刨除廢標流標的項目,2018年上半年(截至2018年7月1日),公布于網絡的激光粒度儀相關中標項目共有58項,中標總金額超過1200萬元。中標儀器類型以靜態光散射激光粒度儀為主,兼有動態光散射的納米激光粒度儀等。
高端粒度儀成主流 東高西低差異明顯
在筆者之前的粒度儀招投標周盤點中曾發現,40萬元以上的高價位激光粒度儀的需求量似乎有持續走高的趨勢,而現在對2018上半年粒度儀政采中標信息的分析也印證了這一猜測。
(2018上半年政采中標粒度儀價位分布圖)
經過分析,在2018年上半年公布價位的中標信息中,40萬元以上的高價位激光粒度儀占比最高,高達36.8%;30-40萬的中高價位占比18.4%,30萬以上的中高端激光粒度儀占比超過55.2%。10-30萬的中檔和10萬以下的低價位激光粒度儀分別占比23.7%和21.1%。
另外,通過分析地域分布,2018上半年的粒度儀中標市場呈現出一個有趣的現象。
(2018上半年政采中標粒度儀地域分布圖)
由上圖分析可知,在2018年上半年,東部、沿海及京津冀地區的激光粒度儀采購需求總占比高達62%,其中廣東、山東的采購需求最大,各占比10.3%;中西部和西部地區分別只有20.8和17.2%,合占比38%。而東部地區不僅采購量大,經過與價位分布的交叉分析,價位分布“東高西低”的現象也呼之欲出。在所公布的統計數據中,寧夏、云南、甘肅、內蒙、四川等西部地區中標的激光粒度儀,價位基本在20萬以內,只有內蒙古希捷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和寧夏藥檢所的兩例采購例外。而東部及沿海地區中標的激光粒度儀則大多為40萬以上或接近40萬的高價位。這樣的差異化分布在某種程度上,與我國整體的經濟發展分布暗合。或許可以成為下半年激光粒度儀各廠商根據主營儀器進行市場布局的一條參考因素。
國產進口各有所需 各擅勝場涇渭分明
據不完全統計,在已公布儀器品牌型號的中標信息中,國產激光粒度儀占比42.4%,進口品牌占比57.6%。四六開的格局,也充分說明激光粒度儀市場民族品牌與進口龍頭群雄逐鹿的看法,并非空穴來風。
(2018上半年政采中標粒度儀數量品牌分布圖)
在國產品牌中,丹東百特和濟南微納成為上半年采購的大贏家,中標數量分別占比15.2%和12.1%,即使加入進口品牌相競,二者的中標量也分列二、三位,老牌勁旅珠海歐美克和廈門易仕特也有所斬獲。另外除了濟南微納的winner系列外,同樣來自山東的廠商濟南潤之和山東耐克特也都拿到中標信息,這或許與山東省在上半年的激光粒度儀招標需求量全國并列第一直接相關。
在進口品牌中,來自英國的激光粒度儀領軍品牌馬爾文帕納科,霸主地位依舊不可撼動。上半年中標量總占比高達36.5%,中標總金額超過450萬元,兩數據皆遙遙領先國內外其他廠商。除了mastersizer 3000備受青睞外,zetasizer nano zs系列納米粒度電位儀也得到用戶垂青。而來自美國的貝克曼庫爾特表現也十分耀眼,其ls13320型激光粒度儀得到了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常熟國家大學科技園創新創業服務中心、寧夏藥檢所的共同信賴,成為了2018上半年采購市場上,唯一被采購數量達到3臺的激光粒度儀型號。美國sequia、德國新帕泰克和horiba的激光粒度儀也都在2018上班年的采購中占得一席之地。
另外,縱觀整個市場分布,國產的激光粒度儀品牌占據中低端市場,進口品牌統領高端高地的現象依然十分明顯。據不完全統計,國產中標激光粒度儀最高單價為19.48萬,被丹東百特的bettersize 2摘得,國產品牌在中低價位的激光粒度儀市場看起來更加如魚得水。而超30萬的中標激光粒度儀則基本由進口品牌提供,中標價格更是普遍超過40萬。國產激光粒度儀向高端市場進軍的路,至少展現在采購市場上,仍然任重道遠。
高校院所——激光粒度儀采購第一主力
(2018上半年政采中標粒度儀采購單位分布圖)
在2018上半年,高校院所的采購需求占據主體地位,一共公布39條激光粒度儀采購信息,總需求占比67.2%。另外,企業檢測/研發中心占比33.3%,政府機構占比10.4%,三者共同構成了2018上半年激光粒度儀的采購需求方。這其中,在高校院所領域,研究型院所占比僅有15.4%,但是所中標的激光粒度儀價位皆超過30萬,且全部來自東部地區,這或許展現出了研究型科研工作者在購買激光粒度儀時“輕價格,重性能”的征兆。后續各激光粒度儀廠商在布局中高價位激光粒度儀產品市場戰略時,不妨對于各研究所公布的采購信息多加留意。儀器信息網也將實時追蹤相關信息,第一時間與讀者共享。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個2018年上半年,激光粒度儀的政府采購市場相對較為平靜,招標需求量和中標信息量都差強人意,所涉金額和數量也相對較小。這背后是否反映出激光粒度儀本身市場較高的飽和程度?是否意味著相比于質譜、色譜、電鏡、試驗機等儀器,激光粒度儀在其他的銷售渠道更為活躍?是行業特殊性所致還是亟待新的刺激點?這一切都尚未可知,讓我們繼續靜觀其變,密切關注激光粒度儀政采市場在下半年的風起云涌吧!
來源:儀器信息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