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在天津海關隸屬新港海關集中查驗場地,天津某貿易公司申報自泰國進口的兩票共計15個集裝箱的鉛礦砂被海關工作人員打開查驗。經專業鑒定,實貨為國家明令禁止進境的固體廢物,也就是常說的“洋垃圾”。
1月12日,環境保護部已向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省(市)人民政府發函,通報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信息,要求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啟動相應級別預警,切實做好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同時,環境保護部對各大氣強化督查、巡查組發出了應對重污染天氣督查巡查2018第1號令,鉛上下游開工受限。
1月19日,河南地區重污染天氣仍無改善,近日地區陸續將重污染預警升級,原先因環保問題被停產、限產的鉛煉廠,想在近日完全復工更是難上加難。據了解,河南地區原先被要求限產的鉛冶煉企業,或將在現有限產基礎上繼續上調限產比例。
3月9日,以“開拓鉛基堆產業,共創革新型能源”為主題的鉛基反應堆核能產業發展戰略研討會在安徽省合肥市舉行,會上倡議由中國科學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牽頭共建鉛基堆產業創新戰略聯盟。
4月16日,常寧市水口山有色金屬產業園,五礦有色銅鉛鋅產業基地鉛精煉及稀貴綜合回收項目正式開工。隨著鉛項目的全線動工,銅鉛鋅產業基地離“30萬噸銅+30萬噸鋅+10萬噸鉛”的生產目標更進一步,“千億”產業園的雛形初現。
4月25日,從工信部獲悉,工信部今年將全面修訂銅、鋁、鉛鋅、鎢、鉬、錫、鎂8個品種的行業規范及準入條件。明確行業規范,鼓勵和引導行業轉型升級,適應新形勢下的產業技術進步需求,提高技術、能耗、環保等門檻。
5月1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旨在加強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規范和指導各相關方履行溯源管理責任。
5月25日,從新疆有色地質勘查局地質礦產勘查研究院獲悉,在西天山找到一個厚度大、品位富的大型層控型鉛鋅礦床,經自治區國土資源廳評審認定,累計探獲鉛鋅金屬量105萬噸。
5月,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回頭看”將于近日全面啟動,對針對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點領域開展專項督察。受到央視媒體的曝光新聞影響,江西宜豐一帶蓄電池廠生產受限,影響該地區約1000噸/日的鉛需求量。江西再生鉛煉廠多反映近期省廳環保檢查及中央環保督查將持續嚴峻,大型煉廠目前生產正常,表示將等待相關部門通知指示;小型煉廠多表示開工困難,計劃將停產一個月避開風頭浪尖。加上前段時間當地固廢督查有部分未恢復生產的煉廠,此次事件估計將影響江西地區再生鉛日產量約1000噸。
5月27日,從中鋁集團方面獲悉,當天下午,中鋁集團與云南省人民政府在云南省昆明市簽署合作協議,根據合作協議,云南省政府擬將云南省國資委及下屬企業所持有的云南冶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股權納入合作范圍,中鋁集團將其持有的中國銅業有限公司等股權納入本次合作范圍。同日,雙方還簽署了《關于云南冶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過渡期管理協議》。中鋁集團稱,雙方將展開千億級的戰略合作,是中國有色金屬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舉措,也是中國有色金屬行業有史以來重大的戰略性重組整合。
5月30日,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對江蘇理士電池有限公司進行了約談。此前,消費品工業司專家組對部分已進入符合《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2015年本)》(以下簡稱《規范條件》)公告名單的鉛蓄電池生產企業隨機進行現場抽查時,發現江蘇理士電池有限公司存在嚴重違反《規范條件》的問題。
6月1日,今日起開始實施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的《國家標準再生鉛及鉛合金錠(gb/t21181-2017)》。屆時,原《國家標準再生鉛及鉛合金錠(gb/t21181-2007)》將被替代。
6月8日,駱駝股份晚間公告,未來三年,公司計劃在再生鉛板塊投資15億元,新增三個生產基地,同時對原有生產基地進行技術升級改造,形成不低于100萬噸的年處理廢鉛蓄電池能力。
6月19日,全球多元化礦業公司south32 ltd.同意以1.3億美元收購亞利桑那州礦業公司以便在美國增加一個大型銀、鉛、鋅項目,由于該行業能夠獲得回報。
6月20日,青海省地礦局表示,長江源沱沱河地區新增鉛鋅銀金屬資源儲量超過千萬噸,專家采用潛在價值法進行概略性評價,沱沱河地區內鉛鋅銀總價值超2000億元。
6月,據了解,生態環境部正考慮對電池生產、冶煉處置企業的原料合法性進行執法檢查。未來或對骨干企業發放廢舊鉛蓄電池收集許可證,并實施全國聯網電子審批跨省轉移聯單。
6月30日,為進一步規范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環境保護部近期制定了銅鉛鋅冶煉建設等14個行業建設項目重大變動清單(試行)并于近日印發。根據清單,重大變動包括項目規模擴大、建設地點重新選址、生產工藝變化導致新增污染物或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環保措施變動導致不利環境影響加重等情況。
來源:smm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