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農村水電與水庫移民司近日發布的《全國農村水電統計公報》(以下簡稱“公報”)顯示,截至2017年末,農村水電扶貧工程利用貧困山區豐富的水能資源建立國家扶持、市場運作、貧困戶持續受益的扶貧模式,使64個貧困村4.1萬建檔立卡貧困戶受益。
據悉,全國有農村水電的縣1558個,主要集中在西南、中部和南部,其中許多是貧困縣。去年,全國農村水電網供電鄉鎮達4348個,供電區縣城居民平均到戶電價0.517元/千瓦時。
公報顯示,2017 年農村水電全年完成投資 200億元,新增加發電設備容量 135.3 萬千瓦,總裝機容量達到 7927.0 萬千瓦,占全國水電總裝機容量的23.2%,占全國電力總裝機容量的4.5%。
此外,2017年,全國農村水電發電量 2477.2 億千瓦時。按照最新供電標準煤耗計算,相當于節約了7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1.9億噸,減排二氧化硫100多萬噸。截至去年底,全國共有農村水電站4.74萬座,總裝機容量達7927萬千瓦,相當于3個三峽電站,裝機容量和年發電量占到全國水電的近1/4,除改善生態外,還起到了幫扶貧困的作用。
“十三五”期間,中央財政計劃投入50.4億元,支持2333座老舊水電站增效擴容改造。通過改造,這些水電站裝機容量和年發電量將分別增加25%和42%以上。同時,通過增設生態流量泄放設施、加強梯級優化調度等生態修復力度,計劃修復減脫水河段3125千米。截至2017年底,已有883條河流完成招標,151條河流的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448個生態改造項目完成。
來源:中國能源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