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科學發展的重要“引擎”,科研儀器在科研過程中所發揮的催化作用不言而喻。盡管近年來我國對科研儀器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但是科研儀器的研發創新往往卻被科研經費卡住了“喉嚨”。國內原創科研儀器如果想要真正占據一席之地,仍須多重考驗。
科研儀器產業的發展,不但要具備先進的制造技術和管理思想,更需要加強應用技術的開發和推廣。科研儀器的研發離不開經費,如何合理的分配使用科研經費對促進國產檢測儀器設備成果轉化、助推國產儀器設備快速良性發展、增強國產儀器設備生產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我國國產科學儀器應用和質量有著深遠的意義。
一直以來,我國科研經費管理行政色彩比較濃厚,各種有悖于科研規律的繁文縟節和繁瑣的科研資金管理程序、制度和辦法,嚴重束縛了科研生產力的發展,挫傷了廣大科研人員的積極性。盡管近兩年來,國家政府部門有意識的加大了簡政放權和激勵力度,為科研人員潛心研究創造了良好的制度環境,但是仍有一些高校、院所和科研人員改革獲得感不夠強,反映科研項目資金存在“過細過死”、“重物輕人”等問題。這些問題,有些屬于政策措施已經明確,需要落實細化和加強宣傳解釋的問題;有些屬于在項目和資金管理上需要進一步研究改進和完善的問題;有些還涉及事業單位管理體制、收入分配制度等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
科研項目資金管理“過細過死”是困擾科研人員的一大難題,科研活動具有靈感瞬間性、方式隨意性、路徑不確定性等特點,但主要技術路線、大體的工作量應事先心中有數,否則就成了“無的放矢”。鑒于科研活動自身規律及其不確定性,目前我國科研項目預算編制遵循適中原則,不像工程預算那樣的“事無巨細”。
除此之外,科研經費報銷手續繁雜、程序較多、時間過長,很多大學教授、科學家等科研人員在獲得項目經費的同時,也因報銷環節的諸多問題被逼成了“會計”,不能專心從事科研活動。如何建立健全科研財務助理制度,把科研人員從繁瑣的事務中解放出來,為科研人員潛心從事科研營造良好環境。為科研人員在項目預算編制和調劑、經費支出、財務決算和驗收等方面提供專業化服務就顯得至關重要。
盡管我國研發經費屢創新高,成績斐然,但不容忽視的是,關于科研人員在承擔科研項目期間貪污犯罪的指控和審判,卻不在少數。防止并治理科研經費使用中腐敗行為,規范科研經費合理使用,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已成為需要仔細斟酌的一項工作事項。如何在一系列科研儀器重大專項、相關基金項目經費下達之時,確保不將科研經費“管死”的前提下,針對具體科研項目嚴格實施相關考核制度,防堵漏洞,斬斷謀利渠道,讓科研經費每一筆都用在刀刃上,守住科技創新發展的正確之道也是完善科研經費保障機制的核心問題。
林林總總的問題日益凸顯,可以說科研經費保障機制的完善已經迫在眉睫,已經到了不做不行的境地。如何深化改革創新,形成充滿活力的科研經費保障機制,讓經費為人的創造性活動服務,這是當下我國亟待思考的問題。
當前,完善科研經費保障機制的改革大幕已經拉開,廣大科研人員滿懷激情迎來了繁榮發展、展翅翱翔的歷史機遇。希望在未來,通過一系列的制度設計和改革,國家財政在科技領域的投入將更加聚焦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更加符合科技創新規律,更加高效配置資源。
來源:中國化工儀器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