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核電站退役時,用數字化技術進行反向工程設計,通過三維仿真呈現現場輻射分布,在高輻射區域使用機器人實施拆解,并根據仿真分析結果為機器人設定最優作業方案……工業4.0時代數據化、智慧化技術在核電領域的應用,會給核電行業帶來哪些改變?法國達索系統的3d體驗平臺給出了答案。
達索系統公司董事會副主席兼首席執行官bernard charlès 6月5日在達索系統3d體驗高峰論壇暨廣州智能制造大會上表示,達索系統3d體驗平臺能夠盡可能縮短虛擬世界與客觀現實的距離,提供真實體驗,讓客戶更方便地獲取知識、分享知識,掌握準確的數據信息,提升大型能源基建項目設計、建造、運維各環節的綜合管理水平。
產業鏈橫向貫通
據達索系統全球能源、流程與公共事業行業副總裁thomas grand介紹,與傳統的工業數字化不同,3d體驗平臺在關注企業各職能部門縱向數字化應用的基礎上,更多關注全產業鏈的橫向貫通。在核電行業全生命周期實現各階段的跨域協同,用數字化技術助力企業轉型。
“我們的解決方案不僅是數字化技術,更是業務轉型的技術。我們關注核電從設計、建造、安裝、調試、運維、延壽、退役拆解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在縱向的基礎上進行橫向的全產業鏈的融合和貫通。”thomas說。
全生命周期管理,是將傳統簡單的移交關系變成持續化協同模式,把抓取到的信息進行儲存、梳理和跨平臺使用,給工程從前端到后端帶來直觀的改善。對核電行業而言,一個全新的反應堆堆型設計,往往要經歷數十年時間才能完成設計、驗證和取證,而核電站建設項目更是所有基建項目中涉及工種最多、監管要求最嚴、建造周期最長的一類。通過數字化的解決方案對核電行業進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可有效破除各業務部門間的管理壁壘和信息孤島,有助于產業鏈上各環節及時、便利地協同作業,減少內耗和人因錯誤,進而有效縮短周期,提升效率和安全質量,為企業帶來直觀的經濟效益。
據了解,與縱向數字化應用不同的是,橫向產業鏈打通更有利于保障信息的唯一性和準確性。
thomas告訴記者:“通過統一的一體化平臺進行信息管理,可以大幅減少重復和冗余的信息,單一數據源確保了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真實世界里看到的是什么樣,在虛擬世界就會看到什么樣,這也就是我們提出的‘核電數字孿生’概念。”
安全是核電的生命線,錯誤和冗余信息極有可能會帶來錯誤的決策,進而產生不良后果。核電站從前期設計到后期運維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可以保障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也有助于業主和監管單位更好地進行管理。
“傳統的做法需要把電站的施工、運行數據進行復制、提交,數據是滯后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也難以保證。現在,監管機構可以通過我們的平臺直接獲取整個電站實時的生產狀態,從而把安全風險控制到最小。”thomas解釋。
期待中國市場業績增長
作為能源領域較為持重保守的行業,核電界已經意識到生產方式變革的重要性,經驗和信息分享的網絡正在搭建。
據thomas介紹,全球最大的核電運營商近日已與達索系統達成了全面的戰略合作,“智慧化”轉型理念正滲入核電領域。
在中國,達索系統的獨立運營晚于其在世界上的其它大區。但在能源方面,達索在中國已有眾多客戶,這些客戶分布在核電、水電、裝備制造等領域,在其全球戰略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們在中國的增長目標是實現每年兩位數的業績增長,也就是說至少有10%。”thomas說。
thomas介紹,達索系統在中國市場主要關注能源企業從設計、建造、驗證、制造、運維各環節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國的核電企業和制造企業很多是達索系統的客戶。同時,達索系統正在積極拓展核級材料、燃料等相關領域的合作。
“對于東方 電氣、上海電氣這種大型工業設備研發和制造的企業,尤其是核級設備,達索系統有非常好的國外經驗可以借鑒,幫助他們運用最先進的數字化技術實現業務轉型。”thomas表示。
據了解,目前中核霞浦核電已經選擇與達索系統合作,建立了單一數據源的工程管理平臺frens,對工程各階段進行統一管理,為后續運營提供了配置管理和主數據管理技術支撐,進而為實現智慧核電打下了基礎。
對核電行業后續發展,thomas表示:“作為清潔的基荷能源,核電在中國依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們的客戶對與達索系統合作進行業務轉型帶來的收益和能力提升是認可的,因此,我們有信心實現預期的業績增長。”
來源:中國能源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