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16日召開的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表示,智能制造是我國制造業創新發展的主要抓手,是我國制造業升級轉型的主要路徑,是“中國制造2025”加快制造強國的主攻方向,將制造引領和推動新一輪工業革命。
周濟認為,新世紀以來,移動互聯、超級計算、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并且極其迅速地普及應用,形成了群體性的跨越。而這些歷史性的技術進步,集中匯聚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戰略性突破。新一代人工智能已經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核心技術,正在形成推動經濟發展的巨大引擎。他說,新一代人工智能和先進制造技術的深度融合,形成了新一代智能制造技術,成為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如果說數字化網絡化制造新一輪工業革命的開始,那么新一代智能制造的突破和廣泛應用將推動形成這次工業革命的高潮,引領真正意義上的工業4.0,實現第四次工業革命。
近期智能汽車的快速發展遠遠超過了人們的預期,并且將朝著智能化的無人駕駛汽車的方向急速前進,新一代智能制造技術將為產品和裝備的創新插上騰飛的翅膀。周濟說,到2035年,各種產品和裝備將要從數字移動發展升級為智能產品和裝備,一方面要涌現出一大批先進的智能產品,比如智能終端、智能家電、智能玩具等,讓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另外一方面,我們將著重推動重點領域重大裝備的智能升級,特別是智能制造裝備,我們的裝備工業將更加先進,更加強大。
未來20年,是中國制造業實現由大變強的關鍵時期,也是制造業發展質量變革、效益變革、動力變革的關鍵時期。關于中國智能制造未來的發展戰略,周濟建議,我們必須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堅持并行推進、融合發展的技術路線,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點,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形成經濟、科技和金融的深度融合,良性循環,實現中國制造業的智能升級,跨越發展。
周濟說,到2025年,互聯網+制造,也就是數字化網絡化制造,將在全國得到大規模的推廣應用,在發達地區和重點領域實現普及。同時,新一代智能制造在重點領域試點示范取得顯著成果,并開始在部分企業推廣應用。到2035年,新一代智能制造將在全國制造業實現大規模的推廣應用,我國智能制造技術和應用水平走在世界前列,實現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來源:天津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