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歐比特披露了2017年的年報,年報中顯示公司2017年營業總收入為7.39億元,同比增長31.95%,凈利潤為1.20億元,同比增長42.89%,基本每股收益為0.19元,并且公司還公布了2017年的分紅計劃。
在報告期內公司主要業務為航宇電子、衛星大數據、人工智能3大板塊,其中航宇電子主要是soc芯片及核心元器件等,從商業級到航宇級均有覆蓋;衛星大數據業務是公司的戰略級的核心業務,在并購了相關配套公司后,已經初步構建成衛星大數據采集、衛星大數據運維和衛星大數據處理與應用的一體化業務模式;在人工智能領域公司收購了鉑亞信息后將自身強大的芯片設計能力與鉑亞的智能識別技術相結合,為安防、交通等領域提供了集成解決方案,同時鉑亞還是公司業績驅動的重要因素。
衛星大數據戰略初見成效 定增順利完成
從年報營收占比中我們發現安防業務占比45.09%,測繪占比28.41%,大數據運維占比8.89%,衛星大數據業務總占比82.39%,在結合歐比特今年將近7.4億的營收,衛星大數據業務成為了歐比特的主要營收來源。在這里可以說歐比特多年的衛星大數據戰略布局以及初見成效,作為國內唯一一家進入衛星大數據行業的民營上市公司,公司不僅很好的踐行的“軍民合一”的理念,還在航宇商業化探索方面起到了一定的引領作用,在航宇商業化的探索過程中,歐比特作為其國內的領先企業、唯一的民營上市公司,使得公司在制定行業規則、規范時有優先話語權,甚至有機會能主導行業生態圈的建設。
歐比特與其他航宇方面的公司的不同點在于,公司擁有自己的衛星。2017年公司全年共發射了7顆衛星,2018年第二組5顆衛星在發射場待命,預計2018年4月完成發射。其中第二組中的4顆高光譜衛星將是高光譜衛星之一,具有每5天覆蓋全球一次的能力。
2018年一季度歐比特10.82億非公開發行順利完成,航天科工和海爾集團積極認購,募集資金將主要用于“珠海一號”遙感微納衛星星座項目。歐比特作為最早布局遙感微納衛星星座,并成功發射遙感微納衛星的民營上市企業,在未來有能力全面撼動遙感衛星大數據在各個領域的應用。
芯片國產化替代加速 新型芯片將投入市場
2017年歐比特集成電路業務營業與2016年相比基本持平穩定,航宇電子業務是公司的傳統主業,是公司戰略發展的重要技術支撐點,也是保持公司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年報中顯示公司目前航宇電子方面業務主要產品有:嵌入式soc芯片、立體封裝sip模塊/系統、系統集成類產品。目前國產化芯片自給率嚴重不足,同時中國又是全球芯片需求量大的國家,近期“中興芯片事件”讓中國芯片制造國產化又提上了風口浪尖。歐比特作為航宇soc芯片國產化的標桿企業,率先研發出中國首枚國產航宇soc芯片,到現在歐比特已經成為我國高端航宇sparcv8處理器soc的標桿企業、立體封裝sip航宇模塊/系統的開拓者。一直以來歐比特在積極布局衛星大數據等戰略板塊的同時還一直在航宇電子技術領域積極探索與研發。
2017年,公司充分發揮了電子產品自主可控及國產化的巨大優勢,積極研發和強化現有產品。在之前發射的ovs-1a/b視頻衛星上搭載的s698pm-cms芯片,在軌工作良好;“抗干擾一體化基帶芯片”研制正常,預計2018年進入批量采購;航天科技下屬院所ip核項目及批量數傳平臺單擊s698pm的訂單、航天科工“行云”項目s698om的訂單均穩步推進;2017年10月,公司自主研發的基于國產嵌入式處理器s698-t的飛參采集器obt-fcsj榮獲2017年第12屆“中國芯”最具創新應用獎。
公司目前是國內多家科研院所、院校以及系統集成供應商,其自主研發的soc、sip產品在飛機、火箭、飛船、空間站、衛星、航天測控等行業的電子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芯片國產化是中國的重大戰略目標,歐比特憑借著自身的技術積累和研發能力,此次“芯片危機”將是歐比特芯片的重大機遇。
來源:eeworld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