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粗略統計,全球高空風能發電公司已經有50多家。歐美等發達國家的不斷在高空風電技術上花錢,主要是因為高空風能發電優勢明顯,很可能改變世界。而我國,高空風電技術有著天然優勢。
高空的風能密度是低空風能的十倍至百倍。利用風能發電,需要考慮項目所在地的風能密度,風能密度低于200瓦/平方米,則不適宜發展風電。隨著海拔提高,優質空域的風能密度可以達到2000瓦/平方米。如果進一步上升到萬米高空,風能密度是百米空域的百倍。以湖北宜昌某地2000年1月1日的風能數據為例,高度131米時,風速1米/秒,風能密度為0.64瓦/平方米,不具備開發價值但當高度達到3000米以上時,風速會從百米高度的1米/秒提高到11米/秒,風能密度提高到627瓦/平方米,具有較高的開發價值。
高空風能由于密度高、設備輕量化、年利用小時數提高,理論上講,風電效益會顯著高于低空風電項目。因此,2013全球風能理事會已經做出預測,認為高空風能是新一代的新能源技術,高空風能可在不同程度上消除現有新能源技術的缺點,且具有新的優點,將部分代替目前巨額的傳統風能市場,是新能源領域的投資熱點和發展方向。
高空風能與我國的用電格局存在著天然的匹配。美國國家環境預報中心曾對全球的風能密度做過嚴密測算,顯示我國的傳統風能資源(100米)主要分布在內蒙、吉林、新疆和東南沿海較為狹窄的部分地區。這些地區與經濟中心距離較遠,造成了發電單位與用電單位地理位置不匹配(其它火電、水電等傳統能源亦有類似的問題)。
來源:慧聰五金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