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航天科工集團203所的最新消息說,該所研制的電子標識器打破了國外壟斷,目前年產已經逾萬臺,這個宛如手電筒大小、明黃和明紅顏色醒目的電子標識器,可讓城市每條地下管線擁有方便、準確識別的電子“身份證”。
航天科工203所稱,為地下管線加裝電子標識器,由于電子標識器與管線相對位置固定,幾乎不隨地貌變遷,利用電子標識器探測儀找到電子標識器所在位置,隨之就能夠找到相應管線的位置。電子標識器存儲了管線的相關信息,包括管線的材質、類型、權屬單位、鋪設年代等,一應俱全,有了電子標識器,就意味著有了管線的“身份證”,對于地下管線的分布情況便了如指掌。
據航天科工203所科研人員介紹,該所研制的電子標識器埋在地下,沒有電源,可通過射頻通信識別芯片記錄id號,id是地下管線的“身份證”,作為唯一的身份標識碼。電子標識器探測儀輻射低頻電磁場,處于電磁場的標識器通過電磁場,通過負載調制方式,將自身信息傳遞給探測儀。
電子標識器外觀雖“不起眼”,但其既可以隨著市政施工埋入地下,也可以在已經完成建設的管線上方進行增補安裝,由專業的管線探測公司,對地下管線進行勘測,關鍵節點加裝設備,在管堵、三通、直線管段處20米至50米就加裝一個標識器,完全不會破壞路面基本情況,即可準確定位管線。
城市地下管線是指城市范圍內供水、排水、燃氣、熱力、電力、通信、廣播電視、工業等管線及其附屬設施,是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我國計劃用10年左右時間,建成較為完善的城市地下管線體系,使地下管線建設管理水平能夠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應急防災能力大幅提升。
根據指導意見,我國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工作的目標任務還包括:2015年底前,完成城市地下管線普查,建立綜合管理信息系統,編制完成地下管線綜合規劃。力爭用5年時間,完成城市地下老舊管網改造,將管網漏失率控制在國家標準以內,顯著降低管網事故率,避免重大事故發生。
城市地下管線是指城市范圍內供水、排水、燃氣、熱力、電力、通信、廣播電視、工業等管線及其附屬設施,是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
來源:儀器交易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