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銅礦品味下降、資源枯竭,全球在產銅礦的產量將按1%的年均增速下跌至2025年。只要全球需求能夠保持年均2%的增速,結構性短缺就不可避免。不過,結構性短缺將帶動銅價復蘇?!?月25日,英國商品研究局銅部高級分析師erikheimlich在第十四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之有色分論壇上發表了上述言論。
據erikheimlich介紹,低價導致銅礦開發陷入低潮,許多銅礦項目和擴產項目被推后、降級甚至取消,而不斷走強的銅價將釋放更多廢銅庫存。即便如此,也不足以彌補產量增速較低帶來的供應缺口。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因年初至今銅價高位運行,同時精廢銅價差較大,令廢銅受到青睞,國內部分精煉銅需求被廢銅替代。廢銅需求加大,進口量快速攀升,是未鍛軋銅及銅材進口增速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海關數據顯示,1—3月,我國進口廢雜銅91萬噸,同比增長22.2%。目前,精煉銅供應仍然充足,主要得益于較高的粗銅和廢銅庫存。
erikheimlich表示,市場變化多端,影響銅價波動的因素一季度是供應,二季度可能是需求,尤其是我國需求。
來源:期貨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