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山鋼集團的動向比較受鋼貿商的關注,山東省政府出臺了濟鋼產能調整和山鋼轉型發展工作總體方案,確定2017年底前,濟鋼在濟南的鋼鐵生產線全部停產。
先簡單介紹一下山東鋼鐵集團,山鋼旗下鋼鐵類的子公司的主要有三大部分,一部分是新建的日照精品鋼鐵基地,一部分是萊鋼,以型鋼為主,還有就是濟鋼,以板材為主。目前來說“堅定不移的調整濟鋼、做強萊鋼、突破日照”是山鋼集團的行動準則。
據我們了解到的最新消息,濟鋼中板2500mm軋線將于6月30日關停,3500mm軋線將于7月1日關停。此消息經過與多家貿易商以及濟鋼一級代理方面核實,消息基本屬實,但是鋼廠方面并沒有相關明確文件通知。山鋼集團官方表示,他們的目標是,今年8月10日,日照項目1號高爐具備點火條件,煉鋼1號2號轉爐具備熱試條件,熱軋生產線具備軋鋼條件。但是能否實現也是未知,目前6月10日,煉鋼1號轉爐調試成功,但是總目標能否按時實現也是未知,有小道消息是預計明年上半年能夠恢復正常生產。
此消息一出,市場上各家貿易商蠢蠢欲動,準備囤貨,在這里小編建議可以少量操作,因為濟鋼若關停后,缺貨是肯定會存在的,短期炒作炒高價格也是肯定的,但對整個市場影響畢竟有限,因為市場上并不是非濟鋼的中板不可,有很多是可以代替。據了解,大型的濟鋼一級代理短時間內并沒有庫存危機,但是價格有所上升,同時小型貿易商多尋求改變產品結構,以其它鋼廠中板來代替濟鋼中板,甚至前期還有小戶進行甩貨處理濟鋼中板,所以由此來看,實際的缺貨期存在并不明顯,濟鋼停產對市場沖擊較為有限。
濟鋼搬遷到日照,原因之一是濟南市是省會城市,鋼廠生產所造成污染較為嚴重,而另一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日照市臨近港口,交通方便,物流成本能夠大大降低。
現階段濟鋼生產所需要的鐵礦石多需要從國外進口,生產的產品也需要出口,這種“大進大出”模式運輸成本很高。進口鐵礦石至山東港口,再轉運至內地需要近百元每噸的運費,產成品運回港口成本則要翻倍。如果把千萬噸產能置換到沿海,僅運費一項一年就能省下上億的利潤。所以復產之后中厚板成本會有相應下降,并且經過生產工藝的進一步提升,產品性能會大大優化,屆時產品價格經過多方權衡,上漲的概率較小,所以貿易商若囤貨太多,到時候也得不償失。
所以總體來說,濟鋼停產會增加市場炒作話題,并且會有短時期的高價出現,建議貿易商逢低小量囤貨即可,逢高賣出,同時可將關注度轉移到其他鋼廠產品,以保持市場占有率,為下一步發展做好基礎。
來源:中國鋼鐵平臺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