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照明燈飾行業"生意不好做"的嘈雜聲中,已經過去。這一年,經濟大環境不景氣、原材料價格上漲、環保檢查力度加大,使得照明燈飾行業的確有些難過,甚至讓很多業內人士覺得凄涼。
但筆者認為,這也不見得是件壞事,因為只有在這種環境下才能大浪淘沙。事實也證明,去年的確淘汰了一大批質量不過關、企業實力不強的企業,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凈化了照明燈飾行業,推動了行業發展。
從今年開年后的一些市場表現,表明行業有回暖跡象,并充滿著機遇。
表現一:經銷商訂貨量增大。
由于去年生意不好,很多經銷商不敢備貨,導致今年開年后無貨可賣,因此很多經銷商集中在開年后補貨,行業迎來一波訂貨小高潮。加上古鎮春季燈博會和企業春季訂貨會、新品發布會等活動的影響,很多經銷商選擇在3月中旬來到古鎮,古鎮迎來客流小高峰。
表現二:工程訂單增多。
從企業和筆者及周邊朋友反饋的信息來看,工程訂單較2017年底明顯增多,一方面是由于去年生意不景氣,大部分廠家提前放假,導致很多工廠提前停止接單,也造成非標定制類產品不能及時出貨,使訂單積壓;另一方面,2018年新的工程訂單也在增加。綜合兩方面因素,使得工程訂單明顯增多。
表現三:企業招工難,實力企業機遇凸顯。
2018年開年后,人才市場異常火爆,招工成為各大企業目前遇到的最大難題。去年工廠生意不好,提前放假,導致很多工人在春節期間就開始尋找新的工作,很多企業工人復工率明顯降低,而這也成為實力企業的一大機遇。實力企業工人復工率都在90%以上,工人對企業不會造成多大影響,可以正常接單、出貨,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搶得一些小廠丟失的訂單,成為2018年的第一個小機遇,相信在后面各種問題都會凸顯出來,實力企業將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和搶奪更大的市場份額。
表現四:尋求品牌代理的經銷商增多。
隨著消費者對產品質量和品牌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經銷商也在不斷提高自身代理品牌的檔次,以滿足消費者日益提高的需求,所以,經銷商對品牌的認知和需求也在不斷提高,開年后,很多經銷商早早來到古鎮,不單單是為了找產品,更重要的是找品牌。特別是經過去年的洗牌和市場沖擊,沒有品牌的經銷商意識到品牌的重要性,迫切需要品牌做支撐;而有品牌的代理商則尋找更好的品牌或者再增加一個品牌,以提高市場的抗風險能力。
綜上,這些都是上游企業的機會,也是行業的機會。2018年,抓住機會,相信會有不錯的收獲!
來源:照明觀察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