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吉林省工信廳獲悉,為確保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切實遵循綠色發展方式,從而盡快實現工業轉型升級,吉林省已制定并開始實施《關于推動制造業綠色發展的指導意見》,決心在今后3年乃至更長的時間內結合本省實際,持續提升綠色制造系統集成水平,從七方面入手加快發展綠色制造產業。
據了解,近年來吉林省一直較為注重綠色可持續發展,相繼以攻堅態勢強力推動了省內三大支柱暨汽車、石化和農產品加工為主導的傳統產業綠色改造,致使汽車產業實現了輕量化、電動化和清潔化轉型發展,一汽集團兩年間乘用車平均油耗下降了16.3%;石化產業清潔發展水平穩步提升,實現了從煤化工到以石油化工為主的產業體系轉變,吉化公司“十二五”期間裝置綜合能耗下降6.6%;農產品加工業實現了帶動一二三產業綠色融合發展,全省通過大力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全力改善了產業綠色因子,“綠色實力”得到穩步提升。
與此同時,該省還進一步加強了綠色產業體系基礎能力建設,構建了綠色制造管理體系;深入實施了東部綠色轉型發展區、中部創新轉型核心區和西部生態經濟區“三大板塊”綠色協同發展戰略;先后推動了麥達斯專用鋁合金型材輕量化技術、玄武巖纖維制備技術、生物基可降解合成技術等一大批綠色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進而奠定了吉林綠色工業體系發展的新優勢,綠色轉型已經成為這一老工業基地新一輪振興發展的“吉林底色”。
但盡管如此,該省卻沒有就此滿足,而是清醒和深刻的認識到,作為“一五”時期建立的老工業基地和傳統工業體系,吉林省目前高耗能產業比重依然較大,重點培育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生物醫藥、新材料等綠色新動能領域仍處于發展初期,尚未形成規模效應;綠色創新能力還不強,在科研投入、成果轉化上與科教大省地位亦不相稱;在淘汰落后產能方面,雖然完成了國家下達的淘汰任務,但淘汰低端產能和改造傳統產業的進程還需加快,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力度更需進一步加強。
正是基于這一認識,吉林省才確立了“堅持綠色轉型主攻方向,推進傳統產業綠色改造;堅持構建融合平臺,培育轉型升級綠色引擎;堅持加快技術創新,支撐產業體系綠色強基;堅持精準政策措施,強化經濟運行綠色管理;堅持深化“放管服”改革,創新振興發展綠色服務,加快推進全省制造業產業體系向現代化新型綠色工業體系轉換”的新的綠色發展指導原則。并明確了其發展路徑和主攻方向:即依托本省具有比較優勢的自然資源和特色產業,堅持產業融合發展理念;積極打造全生命周期的綠色產業鏈,全力推進產業綠色創新,努力構建新型綠色產業體系;加快發展新動能產業的“北斗七星”,引領培育“綠色引擎”,持續壯大“綠色實力”;從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和先進軌道交通裝備七大產業入手,努力實現“綠色振興”。
在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上,吉林省將進一步加快傳統汽車產業綠色轉型的進程,提升高性能輕量化材料的工程化和產業化能力,加強新能源汽車整車正向開發平臺及“三電”等關鍵系統的技術攻關,探索構建汽車產業綠色制造新體系,以適應2020年百公里綜合油耗進入“5時代”的產業政策;加快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綜合示范區建設,依托寧德時代(catl)、青島特銳德等企業,為新能源汽車推廣和服務型制造提供“吉林方案”,構建多元化發展新業態、新模式;積極培育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推廣智能制造和精益管理“雙輪驅動”生產模式,提升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水平。
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將圍繞綠色設計平臺、綠色關鍵工藝和綠色供應鏈系統,加快智能化、輕量化、模塊化、譜系化軌道交通裝備的研發和推廣應用,構建完整的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綠色制造體系;同時圍繞其制造能力建設,全面提升再制造、微制造能力,推動金屬3d打印技術在輪對修復、快速成型等領域加快應用;創新推進其輕量化配套能力建設,加快碳纖維、玄武巖纖維等復合材料制備工藝的集成創新。
生物醫藥及先進醫療器械產業擬增強其領先優勢,加大疫苗類、生長激素類等品種技術的升級和產能擴大,支持抗體藥物、重組藥物研發等重磅大藥的產業化進程;依托長白山藥用動植物資源,以建設吉林(澳門)中醫藥合作區為契機,保持全省中藥產業的領先優勢;發揮本省在光學、應用化學、精密儀器等領域的研發優勢,加快推動先進醫療器械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促進以光學技術為核心的三維皮膚ct、眼底相機等一批高性能診療儀器產業化。
衛星及通用航空產業將加快推進“吉林一號”衛星組網建設,打造以“吉林一號”衛星星座為核心,支持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的遙感信息綜合服務平臺;推動遙感信息數據在精準農業、森林資源調查等領域的應用,進而構建“空天地海”大數據產業鏈;積極推進航天信息產業園建設,推動圖像傳感器、光學相機等關鍵核心部件的研發及產業化,傾力構建衛星制造產業鏈;推進吉林市國家首批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建設,加快發展通用航空飛行器制造及維修服務、飛機關鍵部附件制造等產業,構建集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維修養護、運營服務和教育培訓“五位一體”的通用航空產業體系。
在發展精密儀器與裝備產業上,重點是加強其關鍵技術研發的與集成,產業技術的推廣與應用;加快發展高端傳感器、仿生3d打印等高端裝備,推廣高通量基因測序系統,進一步提高吉林省在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裝備上的技術優勢;積極培育智能工廠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為實現低成本、低能耗的綠色發展提供平臺支撐。
在此基礎上,吉林省還將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整合cmos圖像傳感器、gpu算法處理技術和oled新型顯示材料等優勢資源,加快發展光電傳感器產業,推動智能全景視覺感知技術在智能網聯汽車、軍民融合等領域的應用;打造綠色照明顯示產業基地,積極構建物聯網應用體系,推進rfid技術的自主創新和產業化,加快建設物聯網產業園。積極發展新材料產業,組建高性能復合材料制造業創新中心,加快推進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的產業化進程,積極促進新材料制備技術在航空航天、汽車領域的推廣應用;加強前沿新材料核心的技術突破,推進生物基材料、石墨烯制備等技術的深度開發。
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