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今日公布2017年6月末中國全口徑外債數據,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2017年二季度,我國外債規模繼續平穩增長,截至2017年6月末,我國全口徑(含本外幣)外債余額為15628億美元,較2017年3月末增加1250億美元,增長8.7%,總體來看,當前我國外債增長有著堅實的經濟基礎,預計未來將繼續平穩增長。
該負責人介紹:“二季度我國外債增長主要來自銀行外債增長,其外債余額增長占外債總余額增長的近七成,主要是由于銀行在跨境融資宏觀審慎政策管理框架下,充分利用境外低成本資金,服務于對外貿易和實體經濟發展。”
當提到如何看待當前我國外債形勢時,該負責人指出,今年以來,外債規模保持平穩增長。從經濟層面上看,我國國民經濟總體向好,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6.9%,進出口貿易同比增長19.6%,經濟增長出現諸多亮點,這是外債持續增長的基礎。政策層面上,人民銀行會同外匯局進一步完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政策,擴大了銀行和企業舉借外債的自主空間,降低了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該負責人解釋,總體來看,當前我國外債增長有著堅實的經濟基礎,預計未來將繼續平穩增長。外匯局將持續關注外債情況變動,在繼續促進跨境投融資便利化的同時,有效防范外債風險,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
外匯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末,我國全口徑外債余額為105870億元人民幣(等值15628億美元,不包括香港特區、澳門特區和臺灣地區對外負債,下同)。
從期限結構看,中長期外債余額為37589億元人民幣(等值5549億美元),占36%;短期外債余額為68281億元人民幣(等值10079億美元),占64%,短期外債比例保持穩定。短期外債余額中,與貿易有關的信貸占39%。
從機構部門看,廣義政府債務余額為9499億元人民幣(等值1402億美元),占9%;中央銀行債務余額為2258億元人民幣(等值333億美元),占2%;銀行債務余額為52047億元人民幣(等值7683億美元),占49%;其他部門債務余額為27945億元人民幣(等值4125億美元),占27%;直接投資:公司間貸款債務余額為14121億元人民幣(等值2085億美元),占13%。
從債務工具看,貸款余額為26399億元人民幣(等值3897億美元),占25%;貿易信貸與預付款余額為17234億元人民幣(等值2544億美元),占16%;貨幣與存款余額為27916億元人民幣(等值4121億美元),占27%;債務證券余額為17212億元人民幣(等值2541億美元),占16%;特別提款權(sdr)分配為659億元人民幣(等值97億美元),占1%;直接投資:公司間貸款余額為14121億元人民幣(等值2085億美元),占13%;其他債務負債余額為2329億元人民幣(等值344億美元),占2%。
從幣種結構看,本幣外債余額為35934億元人民幣(等值5304億美元),占34%;外幣外債余額(含sdr分配)為69936億元人民幣(等值10324億美元),占66%。在外幣登記外債余額中,美元債務占83%,歐元債務占7%,日元債務占2%,特別提款權和其他外幣外債合計占比為8%。(李楠樺)
來源:人民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