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集團官網顯示,3月20日,我國新一代鈾濃縮離心機大型商用示范工程在中核陜西鈾濃縮有限公司全面建成。
該工程由中核集團研發建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示范工程的建成,標志著我國鈾濃縮離心機實現了升級換代,具備大規模商用條件,技術水平、經濟性進一步提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我
圖自中核集團官網
新一代鈾濃縮離心機的研制和工業化將進一步提高我國在國際鈾濃縮領域的地位和競爭力,是中國核能發展燃料供應的重要保障,對提升核電國際競爭力至關重要,也是核燃料產業鈾濃縮領域由核大國走向核強國的重要一步。
據科技日報11日報道,天然鈾中鈾—235的含量只有0.7%,但大部分核電站需使用低濃鈾燃料,其中鈾—235的含量約為2%—5%。因此必須設法提高鈾—235的含量。當前,氣體離心法已成為國際提高鈾—235含量的主要方法。
氣體離心機原理(資料圖)
但離心機每分鐘運行轉速高達幾萬乃至十幾萬轉,且需在接近材料極限強度下連續運行十年以上,中間不停機無檢修。工業化過程還須經過不同裝機規模、長時間的試驗考核。正因如此,作為核燃料生產關鍵技術,鈾濃縮離心機技術也被認為是衡量國家核技術水平的重要標志。
我
核工廠內密集排列的鈾濃縮離心機(資料圖)
2013年6月,我國鈾濃縮技術完全實現自主化,成為繼俄羅斯等少數國家之后,自主掌握鈾濃縮技術并成功實現工業化應用的國家。
來源:觀察者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