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半導體展semicon/fpd china 2018”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行,根據會上發布數據,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全年銷售額達5411.3億元,同比增長24.8%。其中,芯片制造業增速最高,達到28.5%,全年銷售額為1448.1億元。在進出口方面,2017年我國集成電路進出口逆差為1932.6億美元,較2016年增長16.6%。
業內人士表示,我國半導體市場規模已逐漸達到全球領先水平,然而在優異的銷售數據背后,增長的進出口逆差同樣不容忽視。事實上,以集成電路為核心的半導體作為現代社會的“工業糧食”,是關乎國民經濟和國家安全的戰略型產業,其國產化發展也一直受到國家層面的大力支持。有理由相信,在政策、資本、市場三方合力之下,我國半導體產業高度依賴進口之現狀將得到有效緩解,元器件的進口替代也將為相關企業帶來新的發展空間。
據同花順(300033,診股)統計數據,3月以來,半導體板塊累計漲幅達6.02%,板塊中逾七成個股期間實現累計上漲,其中,國科微(300672,診股)、江豐電子(300666,診股)、兆易創新(603986,診股)、圣邦股份(300661,診股)等個股月內漲幅在10%以上。
資金流向方面,同花順數據統計顯示,月內半導體板塊中共有8只個股呈現大單資金凈流入態勢,其中,紫光國芯(002049,診股)、韋爾股份(603501,診股)、匯頂科技(603160,診股)、東軟載波(300183,診股)、曉程科技(300139,診股)等5只個股月內大單資金凈流入在1000萬元以上,此外,全志科技(300458,診股)、盈方微(000670,診股)、亞光科技(300123,診股)等3只個股期間也均受到了大單資金追捧,上述8只個股月內吸金共計3.62億元。
中國銀河(601881,診股)證券表示,繼續堅定看好我國半導體產業的投資機會,從產業鏈傳導的角度出發,2018年看好硅片、晶元代工、封測環節等細分領域的上市公司,推薦封測領域的長電科技(584,診股)、華天科技(002185,診股)、通富微電(002156,診股);半導體材料生產領域的中環股份(002129,診股);存儲器設計公司兆易創新等。
來源:中證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