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電子商務、共享經濟等引領了世界潮流,提出要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在多個領域推進“互聯網+”。就此,記者分別采訪多位互聯網企業負責人和相關專家,請他們暢談自己的感受和所在企業的相關實踐活動。
人工智能
全國政協委員、搜狗ceo王小川:《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到“互聯網+”這個名詞,體現了黨和國家對互聯網行業的高新技術與其他領域深度融合的關心重視。
我們一直專注于以語言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術和應用,通過自然交互和知識計算,在語音和圖像技術、機器翻譯和問答解答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將搜索升級到問答系統,將輸入法升級到對話系統,再通過翻譯技術,讓華語世界與全世界連接。
搜狗翻譯技術主要的應用方向是機器翻譯,也是目前較為迫切的應用場景。通過機器翻譯,人們可以實現便捷的跨語言交流,它具有成本低、效率高、保密性強等優點。在去年的wmt世界機器翻譯大賽上,搜狗與清華聯合研發的神經網絡機器翻譯系統,獲得中、英雙向機器翻譯冠軍。基于此系統,搜狗還研發推出了具備語音翻譯、拍照翻譯、離線翻譯等功能的翻譯機,以及錄音轉寫功能翻譯筆等硬件產品。其中,搜狗旅行翻譯寶已于3月12日在京東首發,首日預售量超過3000臺。同時,搜狗的機器同傳自2016年于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發布以來,已為上百場國際會議進行了翻譯技術支持。
我們希望機器翻譯技術能夠在我國同各國發展外交關系及經濟、文化交流中發揮作用,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進“一帶一路”的國際合作貢獻力量。
螞蟻金服cto程立:看到《政府工作報告》中專門提到要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我們感到很受鼓舞。中國科技人的黃金時代已經到來,能在這個時代和國家彼此成就,是我們螞蟻科技人的幸運。螞蟻金服是一家科技公司,除了滿足現有業務需求,我們開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未來十年、二十年中將影響和改變普通人生活方式的前沿科技上,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布局區塊鏈、物聯網、生物識別等技術領域。螞蟻金服相信,我們不但能夠吸引全球高端人才,更可以通過自身的大膽創新,不斷培養出大批擁有強大自主研發能力的本土人才和跨界復合型人才。我們相信,在數字經濟時代,中國的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和生物識別等創新科技一定能引領世界潮流。
電子商務
全國政協委員、京東董事局主席劉強東:認真聆聽和學習了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總體的感覺是,這份報告非常務實、接地氣,既有國家發展的大政方針,也與企業的發展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同時,作為一名來自民營企業的政協委員,我聽了以后非常振奮,對未來企業和行業的發展充滿信心。
過去的五年,我國經濟結構出現重大變革,消費貢獻率和服務業比重進一步提升,成為經濟增長主動力。同時,這也是中國電子商務高速發展的五年,從根本上講,我們這些企業的成長,得益于在黨的領導、在政府部門的改革創新舉措下,中國經濟持續保持的健康發展,消費環境和經營環境的不斷優化和改善。
隨著國家大力推動創新驅動戰略,企業和市場的創新活力和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我們會把創新發展作為核心動力,把堅守品質作為生命線,把創造價值作為最大的責任,通過技術創新促進流通和消費升級,加快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為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消費升級源于消費者自身觀念的轉變,現在具備的更好經濟條件使他們將原來對商品性價比的追求逐漸轉向對更高品質的追求。電子商務為國民消費升級提供了巨大幫助,尤其是跨境進口電商,通過不斷引進海外品牌,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消費者對于高品質產品的需求。在政策扶持下發展起來的跨境電商,將有助于減少海淘稅收監管的盲區,促進更多國外產品通過正規渠道進入國內,從而實現消費留在國內,稅收留在國內,也會讓商品的品質和供應鏈管控更有保證,對于解決消費外流起到積極作用。
隨著“新零售”的不斷發展,線上線下之間的深度融合或將成為未來主流的零售業態。最近,行業內已發生多起互聯網巨頭與傳統零售商家之間戰略合作的案例,如騰訊、京東入股步步高、海瀾之家,阿里入股居然之家等。這將改變線下實體店近年來在電商沖擊下出現的發展頹勢,加快零售行業轉型步伐,改善消費者體驗。
西安郵電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張鴻:互聯網正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成為經濟增長、結構優化的新動力。“互聯網+農業”驅動了智慧農業、精細農業、高效農業、綠色農業的發展,是農業生產方式、產業模式與經營手段的重要創新,對農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等產業鏈環節產生了深遠影響,其與鄉村振興戰略的結合,將成為未來重要的增長因素。
電子商務作為一種交易模式,憑借其在成本、信息、資源等方面的優勢,給生產、流通、消費等方面帶來了深刻影響,成為推動農業轉型升級、搞活農村經濟的一大動力。當前要把握電子商務的發展機遇,強化頂層設計,加強政府引導,建立健全政府、企業、平臺、合作社、農民等參與主體的協同創新機制,強化新經濟、新動能、新電商的“三新”理念,引導農產品的品質、品牌、品種之間的“三品”聯動,促進規模化、標準化、信息化的“三化”同步,完成賣完、賣對、賣貴的“三賣”目標,走出一條互聯網助力農業發展、農民致富、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共享經濟
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于鳳霞:共享經濟一詞已經連續三年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有兩處明確提到“共享經濟”,充分肯定了我國共享經濟發展取得的成績,更為未來共享經濟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國共享經濟發展時間雖然不長,但在市場規模、創新應用、國際影響力以及制度創新探索等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據國家信息中心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共享經濟市場交易額達4.9萬億元,共享經濟平臺企業員工數約為716萬,比上年增加131萬,約占當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的9.7%,意味著城鎮每一百個新增就業人員中,就有約十人是共享經濟平臺企業的新雇用員工。共享經濟已經滲透到交通出行、住宿餐飲等多個領域。
從未來趨勢看,我國已經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共享經濟是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矛盾、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未來幾年,我國共享經濟有望保持年均30%以上的高速增長,農業、教育、醫療、養老等領域有望成為共享經濟的新“風口”。共享經濟發展將對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起到重要作用。
小豬短租聯合創始人兼ceo陳馳:《政府工作報告》對共享經濟在過去一年作出的成績予以了積極肯定。
共享經濟在閑置資源再利用方面,可表現為人、物、時間的閑置分享,是把資源連接在一起,形成的一個新入口、新生態系統。目前小豬在全國已擁有20余萬套房源,整租房源占比為81.43%。2017年,平臺每日新上線房源數超過500個,每日在線申請用戶房源達到1500個,相當于每天新增十幾家中型酒店。除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外,小豬業務正逐步向二三線城市下沉。這說明住房共享平臺可以盤活城市家庭擁有的閑置房源,成為房地產市場“去庫存”的重要利器。
現在,住房共享已經逐漸開始進入發展快車道,在小豬平臺上,房東及附屬于房源的日常維護人員總數已近十萬人。住房的共享可以給數量龐大的工薪階層帶來更多收入。住房共享也有望在政府、平臺及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和協同治理下,走上更加健康可持續的發展之路。
嘀嗒出行副總裁李金龍:我們相信,共享經濟真正的活力,不僅來自于互聯網技術或者將社會潛在資源激活的商業模式,更源于對社會真實需求、美好期待的有效回應。在順路順風車方面,嘀嗒出行以“實現出行真共享”為目標,合理有效調動已有社會資源(車主、車輛),是對已有資源在不額外占用公共道路資源基礎之上的挖掘和利用。
在嘀嗒出行看來,對于乘客而言,順風車的優勢在于低價,環保;對于車主而言,順風車可以提升其車輛的使用率,節約用車成本;而對于整個社會而言,順風車有助于降低碳排放,緩解交通擁堵,提升全社會的出行效率,同時,有利于形成誠信、互助和友愛的社會風氣,促進城市文明建設。
作為私人小客車的合乘信息服務平臺,嘀嗒順風車與其他營運性質的網約車平臺有本質區別,嘀嗒出行的順風車車主都是兼職,他們有固定職業和收入,開順風車不以營運為目的。作為平臺,嘀嗒出行致力于為合乘雙方建立更好的溝通互動機制,以及權益保障機制。目前,嘀嗒順風車業務已覆蓋359座城市,擁有超過8000萬的用戶、1250萬的車主。通過互相關注、互加好友、結伴等功能的更新,嘀嗒順風車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共享互助出行平臺之一,重復搭乘率高達17%。(記者 朱筠)
轉自:人民郵電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