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就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提出指導意見。《意見》涉及十個方面共三十一條。《意見》提出,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賦予海南經濟特區改革開放新的使命,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
“我要明確告訴大家,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習近平主席近日在博鰲亞洲論壇發表主旨演講,著眼中國和世界共同發展進步,鄭重宣示了中國堅持擴大開放的堅定決心。現在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意見,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無疑是兌現承諾、擴大改革開放的重大舉措。
在中國的政治經濟版圖上,海南有著特殊的地位。一個往日的邊陲海島,之所以能夠成長為經濟特區,發展成為展示中國改革開放形象的靚麗窗口,改革開放是最重要的關鍵詞。正是由于得益于不斷的大膽探索和勇于進取,海南才會有今天的成就和地位。可以說,海南就是一塊因改革開放而獲得蓬勃生機的熱土。
2018年,是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同時也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在這樣一個重大節點,中共中央、國務院賦予海南新的使命,一方面表明海南改革開放的成績得到了高度認可,另一方面也表示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新征程中需要海南再探新路再立新功,從而推動更高層次改革開放格局的全面形成。
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探索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這是新時代中國改革開放的大手筆。因為它不僅打破了此前在一省市內劃定幾個片區的自貿區形式,而且如人們所熟知,自由貿易港堪稱當今世界最高水平的開放形態,它帶來的自由貿易規模和效應將遠遠超過已有的自貿區。
海南瞄準自由貿易港這一目標有著天然的優勢,在專家看來,當前海南建設自貿港的條件大大高于世界上其他自貿港設立之初的綜合發展水平。毫無疑問,建設自由貿易港實為海南發展的重大機遇。在中央決定出臺之后,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情緒激動,對央視記者表示,“為了這個事情,我們期盼了30年,有了這一條,海南真的會實現我們的海南夢”。遲福林道出的正是海南人的心聲。
但與此同時也要注意到,自由貿易港在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等方面有著極高的要求,如何在建設自由貿易港的過程中推進全方位的制度創新,從而為全國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改革創新經驗,對海南來說,顯然又是一個重大挑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海南發展不能以轉口貿易和加工制造為重點,而要以發展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更加注重通過人的全面發展充分激發發展活力和創造力。”其中釋放的信息非常明確,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定位不同于一般的口岸,為此必須打造開放層次更高、營商環境更優、輻射作用更強的開放新高地。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不僅是海南,中國的改革又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關口。中國改革再出發,破除體制機制弊端是最緊迫的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賦予更大改革自主權”,同時“在破除體制機制弊端、調整深層次利益格局上再啃下一些硬骨頭”。把“制度創新”擺在核心地位,再三強調“破除體制機制弊端”,話語背后的深意不言自明。
改革開放沒有完成時,改革開放永遠在路上。部署建設自由貿易港,海南迎來了再次跨越式發展的機遇,中國則將以此為契機,把改革開放推進到一個新的水平,讓中國改革開放的紅利惠及更多的國家。
轉自:南方都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