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球半導體產業受到存儲器價格上揚、虛擬貨幣高漲、數據中心與云端企業因應人工智能(ai)應用大幅采用繪圖處理器(gpu),以及電競比賽普及等帶動,整體營收及獲利明顯增長,展望2018年全球半導體產業規模仍將持續成長,盡管未必能夠再現2017年兩位數的增長幅度,但仍有不少科技發展將對半導體產業帶來正面影響,包括10納米制程、自駕車、5g、虛擬實境∕擴增實境(vr/ar)等,其中又以ai發展備受業界矚目。
人工智能成新驅動力
2017年全球半導體行業發展勢頭十分強勁,在多方面實現了兩位數增長。據最新的統計顯示,2017年全球半導體市場總營收將會達到4111億美元,相較2016年增長19.7%,預計2018年半導體市場有望繼續創出新高。2018年ai應用將進一步跨越各垂直領域范疇,并擴大影響半導體產業發展,不僅手機品牌大廠蘋果(apple)、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紛在智能手機中導入ai功能,全球無人機商用市場亦將在ai驅動下呈現大幅增長,而舉凡醫療、建筑等產業可望加速導入ai技術,借以提高效率與降低成本,這些都將帶動英特爾(intel)、nvidia、cypress等半導體廠獲利上揚。
全球半導體產業持續朝向ai與物聯網(iot)應用發展,帶動半導體業者紛紛釋出2018年業績將強勁增長的訊號,由于ai芯片需要龐大的運算能力,以因應深度學習需求,使得市場對于強大的處理器需求攀升,透過采用nvidia gpu強化英特爾處理器運算速度,執行ai應用任務。
根據預測,2018年人工智能將可擺脫2017年可分析數據不足的窘境,增強的算法能力將促使語音、圖像識別等技術不斷突破,將進一步增加智能終端的附加價值,開拓更多元的智能化應用。
人工智能帶來的挑戰
從銷售方面來看,2018年由ai帶來的成長關鍵包含單一產品所搭載的半導體數量上升、主要的半導體產品平均價格提升以及新的應用終端穩定放量。
從應用面來看,車用、電動車或是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引入越來越多的感測器與控制元件,語音助理帶出新的智能家庭使用情境與產品需求。
此外,智能手機導入多樣性的生物識別方案,對資料運算、存儲與傳輸上的需求越來越高,也推升芯片升級需求,最明顯的是包括前三大的智能手機品牌廠、五大中高端手機芯片供應商都提供與采用含ai加速功能的ic與應用套件。
另一方面,無論是從ai導入或是工業4.0的角度來看,新的生產模式,正在重塑各半導體公司對有效產能的定義。
拓墣產業研究院指出,ai正從兩種不同的路徑影響半導體產業,一個是銷售機會,包含新的應用帶來新產品與新技術,像是更多的感測器、數學加速器、存儲單元與通訊能力,落實服務、建設通訊骨干、并同步升級資料中心與伺服器。另一方面,則帶來半導體產業生產方式的升級。
以智能汽車為例,智能汽車是車聯網、自動駕駛、新能源技術融合的綜合系統,集環境感知、智能決策、控制執行等功能于一體,集中運用了傳感、通信、導航、處理、控制以及新能源等技術。多功能的實現需要借助多種類多數量的芯片。
隨著芯片數量的逐漸增多,汽車中電子元件的數量也呈爆發式增長,隨著而來的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也與日俱增,這就迫使廠商在增加功能的同時重視汽車等安全性。用全新的材料來替代原本的材料就成為勢在必行的事情。
以材料的革新帶動人工智能元器件的發明sic、gan材料適合制作高溫、高頻、抗輻射及大功率器件,能有效提高系統的效率,對發展“大智物移云”具有重要作用。
sic和gan器件不會取代硅集成電路。2000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阿爾費羅夫即認為:“化合物半導體并非要取代硅,但它能做硅半導體做不到的事情”。未來,sic、gan和硅將在不同的應用領域發揮各自的作用、占
據各自的市場份額。即便是電力電子器件,寬禁帶半導體材料也不可能完全替代硅,緣于應用和市場還會細分,同時也要權衡材料與器件的成本和性價比。以人工智能在汽車當中的應用為例,也就是智能汽車,也需要新的材料,尤其是sic的支持。
在很多人工智能應用當中,隨著人工智能在功能,功耗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sic正在某些領域加快取代si產品的步伐。
作為sic功率元器件的領軍企業的rohm就曾表示,由于結構的不同,sic相對于si在晶圓尺寸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其元器件尺寸可減小為硅產品的1/2。
此外,由于sic可以曾受高頻特性,無緣器件尺寸可減小為硅產品的1/10。另外,基于耐高溫特性,sic可以采用風冷形式,大幅度降低冷卻系統體積。總體而言,在高溫、高頻、高壓、熱導率、衰減電場特性方面,sic相對于si產品實現了全方面超越,這也是行業對其熱情不減的原因。
目前,rohm在高壓方面,sic功率器件已經可達1700v,3300v-6v樣品也已經具備。未來,rohm在sic和gan方面都將持續跟進,為用戶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總結
汽車芯片引領全球半導體芯片市場增長。gartner數據顯示,汽車芯片2016年全球產業規模達到323億美元,占全球芯片產業的9.5%,2010年以來增速一直優于同期全球芯片市場的表現。
其中,隨著人工智能等全新技術進入汽車領域,sic、gan等新材料等應用將成為一種趨勢,在滿足人工智能應用等同時,保障整體的安全性,材料方面的突破是每個廠商都應當考慮的。
來源:21ic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