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會期間,涉及鋼鐵行業的會議信息也被行業內所關注,其中去產能仍然屬于今年的重點工作,對于2018年整體鋼市的把握,必須從國家政策方面多加關注,了解了政策,才能把握國家對于本年度鋼鐵行業的發展基調。那么,讓我們來看看具體有哪些方面的會議內容和鋼鐵行業密切相關呢。
首當其沖的當是今年的鋼鐵去產能任務,會議指出,2018年要再壓減鋼鐵產能3000萬噸左右,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左右,淘汰關停不達標的30萬千瓦以下的煤電機組。由此項會議精神可以看出,18年鋼鐵行業主要任務仍然是去除落后產能為主,加強供給側改革,進一步淘汰掉落后產能。回望過去兩年的去產能完成情況來看,我國去產能信心和力度都是比較足的。2016年鋼鐵行業完成去產能任務6萬噸,2017年完成去產能超過0萬噸,17年上半年全國還去除了1.4億噸“地條鋼”產能。而從鋼鐵去產能的效果上來看的話,也是較為顯著的,多數的煤、鋼上市企業利潤增長30%以上,1月26日,國家發布了2017年工業企業經營情況。由于去產能改善了供給端鋼鐵、煤炭的質量,進而提高了產品價格,企業的效益大幅回升。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利潤比上年增長了1.8倍。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統計重點大中型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3.69萬億元,同比增長了34.1%,實現利潤1773億元,同比增長613.6%。
18年來看,鋼鐵行業去產能任務3000萬噸,進一步加強了供給端改革,提升鋼鐵供應質量,18年行業價格總體來看是比較樂觀的。
第二,2018年,將推進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鞏固藍天保衛戰成果,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要下降3%,重點地區細顆粒物(pm2.5)濃度繼續下降。
在經歷了2016年大氣污染帶來的陣痛后,17年全年國家環境治理工作放在了首位,全年圍繞鋼鐵行業的環境治理工作不間斷進行,環保檢查組分批次進駐重點地區監察環保工作。采暖季限產全面實施,18年將污染防治工作任務繼續提上日程,今后環保常態化或將提高鋼鐵生產企業的成本,這對以18年鋼鐵的價格底部形成比較強力的支撐。“污染防治”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來的未來3年的三大攻堅戰之一。2018年更是三大攻堅戰的開局之年,因此今年的環保工作成效將成為關鍵。各個省市基本都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環境污染治理特別是大氣治理的相關計劃舉措,無疑,今年的環境治理只會比以往更嚴。從鋼鐵市場角度來說,18年的鋼鐵行業限產或者停產或許將比去年更為嚴格。
18年政策方面對于鋼鐵行業的影響總體是利好的,市場將朝著更加秩序化,規范化,強調供應的質量提升去發展。同時,國家對于環境治理的態度是堅決的,今年限產或錯峰生產等將成為常態,鋼價有望繼續沖高。
來源:卓創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