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歐盟、美國等主要玩具市場對我國出口玩具的質量安全保持高度關注,各種技術性貿易措施日益增多,對玩具企業提出了嚴峻挑戰。
據統計,2017年,我國出口至歐盟的各類玩具被rapex通報612批次,通報原因主要是玩具會產生危險的小部件(41.67%)、鄰苯二甲酸鹽含量超標(26.96%)。其中較為典型的案例有:
玩具產品含有危險小部件:2017年12月15日,波蘭通報我國生產的毛絨玩具,因為該款玩具中的子小部件(鼻子和耳朵)易脫落,若被兒童吞咽,則會造成生命風險。該產品不符合歐盟玩具安全指令和歐洲標準en 71-1。(法規解析:根據歐盟《玩具安全指令》(2009/48/ec)和歐洲標準en 71-1第5.1條,玩具在試驗前后不得產生可以放入小部件圓筒的部分。)鄰苯二甲酸鹽含量超標:2017年12月8日,瑞典通報我國生產的玩具槍,因為該款玩具塑料線含有2.9%的dehp【鄰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此外,產品上還含有0.7%的sccp(短鏈氯化石蠟)。sccp(短鏈氯化石蠟)不易在自然界中被分解,會在野生動物和人體內不斷累積,對健康和環境造成傷害。該產品不符合歐盟委員會《持久性有機物污染法規》(pop法規)。(法規解析:根據reach法規,dehp,dbp和bbp禁止出現在兒童玩具中;dinp,didp和dnop禁止出現在易被兒童放入嘴里的兒童玩具中。此外,2015年11月14日歐盟官方公報發布新法規(eu)2015/2030,修訂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法規(ec) no 850/2004,要求任何物質或混合物中的sccp含量不得超過1%,物品中sccp含量不得超過0.15%。)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玩具生產基地,擁有生產企業2萬多家,而歐盟、美國等主要玩具市場對我國玩具出口的政策持續收緊,各種技術性貿易措施日益增多,同時我國的玩具生產企業雖然眾多,但近八成玩具出口企業為中小企業,規模小,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研發能力匱乏也是不得不提的事實,因此加強對玩具企業的日常監管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為從源頭上解決制約出口玩具發展的因素,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保證出口玩具的質量,除了檢驗監管部門須不斷摸索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且適合我國出口玩具發展的法律法規體系及監管環境,更加必要的還是從以下幾點發力:
開展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培訓,在培訓過程中搭建互通信息平臺。同時,組建出口玩具檢驗專家組,與科研院所、高效等進行合作。監管人員業務能力強了,才能進一步提升相關企業質量管理人員的能力,才能指導企業解決問題,才能把問題解決于萌芽狀態。
加強出口玩具風險預警的功能。現在我國大多數企業應對技術性貿易措施的最大困難是“信息渠道不暢”,這也是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的問題。應著力構建從信息報送、核實、評估、錄入預警系統、發布預警信息等全過程的信息管理體系,以有效追溯不合格產品源頭,同時實現數據傳輸和信息發布,及時上報信息和發布預警,做到反應迅速,應對及時。建立預警機制也是我國入世后企業面對機遇和挑戰的客觀需要。
加快實驗室建設,規范檢測市場秩序。進一步提高自身技術力量,提高檢驗監管工作效率以及與進口國技術性法規要求的一致性,提高實驗室的檢測能力和國際認可度,為玩具企業提供全面、準確、便捷的檢驗檢測服務。同時進一步依法加強對社會實驗室的管理,規范國內檢測市場秩序。
加強玩具原料的監控管理。要求企業對出口玩具原料進行全面梳理,徹底清查原料的安全性,按照輸入國的禁限用物質清單進行自查對比,杜絕使用含禁用物質的原料,嚴格控制使用限量物質,選擇合適的原料規避可能產生的質量風險。從源頭上保證出口玩具的安全質量。
指導企業建立完善質量控制體系。全面推行標準化生產,督促企業加強生產過程控制,建立產品質量追溯體系、不合格產品召回制度、進料臺賬、原料使用核銷記錄和出貨記錄,確保產品的溯源性。(薛慶波 黃新冠 蔣海嘯)
轉自:中國國門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