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機器人”是機器人工程學的一種新興科技,納米機器人的研制屬于“分子納米技術(molecular nanotechnology,簡稱mnt)”的范疇,它根據分子水平的生物學原理為設計原型,設計制造可對納米空間進行操作的“功能分子器件”。
近日,慕尼黑工業大學(tum)的科學家已經開發出一種新型的電推進技術。科學家基于分子研發出一種dna納米機器(具體來說,是一只手臂),當技術發展成熟后,它就可以被用于完成“即時任務”。
研究人員發現,他們可以利用dna分子的電荷從而快速、準確地移動手臂,使之受到電脈沖的控制移向正確的方向,dna納米機器人通過電場可使得機器速度比之前快10萬倍,甚至可以在幾毫秒內作出反應。
當看到dna機器人執行一連串動作時,你可以想象這背后是納米工廠“數百萬”分子們共同協作的成果。此外,在許多方面,這種新方法使dna納米機器變得實用。其中包括把復雜的分子(比如醫藥)拼湊在一起、識別微小的物質等等,具有很廣泛的應用場景。
進入21世紀,科技發展如火如荼,軍事變革風起云涌。站在歷史新起點上審視,到底什么科技能夠像核武器一樣,對未來軍事產生革命性的影響?近來國外軍事專家紛紛預言:納米機器人離我們的戰場并不遙遠,它們在世界范圍不僅將引領一場真正意義的戰爭革命,并將同時推進作戰理念、作戰方法的根本改變。
目前,各主要軍事大國正在積極進行軍用納米機器人的研發,并已成功研制出數十種納米機器人用的元器件;納米機器人部隊將在一些實驗室或生產在線整裝待發。
納米技術的大膽應用設想還包括:利用納米機器將獲取的碳原子逐個組織起來,變成精美的金剛石;將二氧化物分子重新分解為原來的組成部分;在人血中放入納米巡航工具,它能自動尋找沉積于靜脈血管壁上的膽固醇,然后將它們一一分解;將來納米機器能夠把草地上剪下來的草變成面包……在完全意義上講,世上每一個現實存在的物體無論是電腦還是奶酪都是由分子組成的;在理論上,納米機器可以構建所有的物體。
假如納米機器人忘記停止復制,會發生什么?如果沒有一些內建的停止信號,納米機器人忘記停止復制,這種災難的可能后果將會是無法計算的。納米機器人在人體內快速復制,能夠比癌癥擴散還要快地布滿正常組織;一個發瘋的制造食物機器人能夠把地球的整個生物圈變成一塊巨大的奶酪。
未來學家認為,到了21世紀下半葉,將人同計算機絕對而清楚地區分開來將變得毫無意義。一方面,人類將擁有經過納米機器人技術大大擴展了的生物大腦;另一方面,人們將擁有純粹的非生物大腦,后者是功能大大增強了的人類大腦的復制品。毫無疑問,有了經過功能改善的大腦,我們將創造出無數與納米機器人技術融合的更新的技術。屆時,人類將進入一個新天地,成為地道的“新人類”。
事實上,一些批評家指出納米技術可能的危險要大于它的益處。然而,僅僅這些利益就已經太具誘惑力了,納米技術必將超過電子計算機和基因制藥而成為新世紀的技術發展方向。
科技是一把雙刃劍,人們已經意識到不加控制的科技手段如同一匹脫韁的野馬,誰也無法預料最后的結果是新生還是毀滅。隨著人類技術的發展,機器將從體力勞動到腦力勞動全面代替人類,加上納米技術的發展完全有可能讓未來的人類失去存在的價值。
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未來有可能讓人類陷入困境,所以一些人極力反對某些項目的研發。
來源:儀器交易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