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舉行吹風會,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叢亮介紹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有關情況,主要談及以下內容:
1、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要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有力,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適度中性,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靈活性、有效性,加強政策統籌,形成政策合力,避免政策的負面效應疊加,精準施策,做好“六穩”工作。
2、把補短板作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
一方面要加大基礎設施領域的補短板力度,再就是深入實施創新發展戰略,增強創新力、發展新動能、持續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3、堅定做好去杠桿工作 但要把握好力度和節奏
要把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更好地結合起來,要堅定做好去杠桿工作,但是要把握好力度和節奏,協調好各項政策出臺的時機,要松緊搭配。
4、繼續推出一批管用見效的重大改革舉措
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特別是加強產權和知識產權的保護。落實擴大開放和放寬市場準入等重大舉措。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向縱深發展,精心辦好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保護好在華外資企業的合法權益。
5、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問題堅決遏制房價上漲
下決心解決好房地產的問題,要堅持因城施策,促進供求平衡,合理引導預期,整治市場秩序,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加快建立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
6、推進建設和儲備一批重大項目
補短板是當前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一是有效保障在建項目資金需求。二是推進建設和儲備一批重大項目。三是進一步鞏固民間投資向好勢頭。
7、加強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力度
要把加快結構調整與持續擴大內需結合起來,進一步釋放國內市場潛力,積極有序做好擴大內需相關工作。一是要把補短板作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加強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力度,這不是說一定要非常大的規模擴大基礎設施建設,而是切切實實補短板。二是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完善促進消費的體制機制,順應整個居民消費升級的趨勢,增加相應的高品質產品和服務供給。
8、循序漸進、有序地結構性去杠桿
推動市場化債轉股,加快推動“僵尸企業”出清,扎實推進國有企業降杠桿。
9、有能力通過擴大國內消費和穩定國內投資 消化外貿出口受到的影響
中國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韌性,有巨大的回旋余地,中國完全有能力通過國內市場的開拓,通過擴大國內消費,通過穩定國內投資,消化外貿出口受到的影響。
10、要支持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負 降低企業非稅負擔
特別是要支持民營企業發展,落實好改革開放和放寬市場準入的一些重大舉措。
轉自:金陵晚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