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上半年的超預期增長,重卡市場在7月傳統淡季到來之時,不出所料地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滑。
根據各家重卡企業發布的銷量數據顯示,2018年7月,國內累計銷售重卡約7.7萬輛,環比下降31%,與去年同期9.02萬輛相比,下降了15%。值得一提的是,7月還成為了重卡市場近5個月以來銷量首次下降的月份。
■“降五增五” 七月重卡市場需求降溫
2018年,在工程車的強勢拉動下,我國重卡市場在上半年的表現超出了行業預期,1月、3月、4月、5月和6月均刷新了月度銷量歷史紀錄,3月重卡市場還以13.89萬輛創造了月度銷量的歷史新高。
從各家重卡企業市場表現來看,雖然月度銷量大幅下滑,但仍有4家企業銷售破萬輛,分別是一汽解放、中國重汽、東風商用車和陜汽。
具體來看,第一陣營中,東風商用車7月銷售1.55萬輛重卡,同比增長2.24%,本年首次成為月度冠軍;一汽解放7月銷售重卡1.4萬輛,同比下降37.76%,排名第二;緊隨其后的中國重汽本月售車1.3萬輛,同比下降16.83%。
第二陣營中,陜汽7月銷售重卡1萬輛,同比下降29.32%,穩居第四;福田戴姆勒以9500輛,同比增長5.17%的成績,排名第五。
7月,上汽紅巖依舊取得了同比增長42.45%的好成績,成為排名前十車企中,持續保持高增長的企業;江淮格爾發7月銷售3300輛重卡,同比增長1.6%,排名第七。
大運7月銷售2219輛重卡,同比下降6.13%,位列第八;徐工銷量為1271輛,同比大幅增長17.79%,排名第九;華菱則以1100輛、同比增長13.4%的成績,排名第十。
■銷售淡季需求不振 細分市場均不盡人意
“7、8月本就是銷售淡季,行業對重卡銷量提升并沒抱太大希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后市場商用車分會(原全國商用車配件產銷聯合會)執行會長顏立興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重卡市場進入淡季之后,工程車的需求隨著高溫季和雨季的到來而迅速走低,這嚴重影響了重卡市場銷量的提升。
“上半年,作為重卡市場的銷量擔當,工程車一直高歌猛進,但到了7月,情況發生了一定變化。”河南華海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劉俊杰表示,受汛期和高溫等因素的影響,國內多數工程陸續進入“休整”狀態,所以7月重卡市場情況并不樂觀。
“除此之外,牽引車市場由于公路運價低迷,仍然沒有起色,繼續抑制新車市場的購置需求。同時,7月還迎來了車企的高溫假。所以目前來看,重卡市場幾乎沒有利好因素,銷量下滑是必然結果。”商用車業內專家劉博(化名)說道。
“從往年重卡行業發展情況來看,市場受季節因素影響相對明顯,7月銷量出現大幅下滑并不令人意外。”商用車行業專家楊再舜介紹說,7月重卡銷售出現同比下降,屬于周期性波動。根據季節性規律,7月重卡市場需求應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由于去年7月重卡銷售處于高位狀態,使該市場出現了同比和環比一并下滑的狀況。
除市場需求減少、各家企業放高溫假之外,政策的推動也使重卡市場產生的影響也相對有限。“按照《車輛運輸車治理工作方案》規定,今年7月1日起,不合規的轎運車將全部禁止上路,這些車輛的清退,必將催生合規轎運車的購買需求。”不過,陜汽重卡市場研究科科長賈瓊敬指出,轎運車市場的總量僅有3萬輛左右,對于重卡市場的整體促進效果并非那么明顯。
■銷量下滑趨勢或將延續 年銷量破百萬輛已成定局
盡管7月重卡市場出現大幅下滑,但各企業還是對未來充滿期待。
“雖然這股下滑的勢頭或將延續至8月,但8月之后,重卡企業將迎來真正的收獲黃金期。”顏立興介紹說,“7、8月之后,重卡市場將進入傳統意義上的銷售旺季。屆時,無論是工程車還是牽引車,需求都會大幅提升,而整體銷量也會水漲船高。
“重卡企業高溫假結束后,恰好迎來快遞、物流企業的忙碌期,也是車輛更新需求旺盛的時期,這對牽引車市場的提振帶來一定助推。”劉博表示,雖然下半年重卡銷量同比將會有一定下滑,但依然有積極的因素加以支撐,如固定資產持續投資、車輛淘汰更新等利好因素,使重卡市場不會出現斷崖式下滑。
“旺季沖量,淡季營銷。為了提振銷量,各家重卡企業均計劃舉辦產品推介會,希望在9、10月傳統銷售旺季取得好成績。”劉俊杰表示,“7、8月是重卡銷售淡季,市場規律也決定了終端的銷售環境,進行更多促銷活動也并不見得會有好的效果。同時,我們下半年將把重點放在牽引車市場,希望憑借‘雙十一’、‘雙十二’等物流用車高峰,促進重卡市場的復蘇。”
“年中,各家企業都做了下半年的預估,情況還算樂觀。”顏立興進一步強調,今年1~7月,重卡市場已累計銷售各類車型74.88萬輛,與去年同期的67.38萬輛相比,增長了11%。雖然出現了2個月的銷售低谷,重卡市場依舊完成了近75萬輛的銷售任務,按照這個銷量進行預測,全年破百萬輛已成定局。
淡季的銷量低迷是否激起重卡市場的“觸底反彈”?讓我們拭目以待。(記者 李爭光 實習記者 馬忠萍)
轉自:中國汽車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