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滬膠期貨呈弱勢震蕩走勢,膠市觀望情緒較濃。國內乳膠市場表現同樣低迷,內外盤價格重心均有下移,補貨存在窄幅利潤空間,卻并未提振國內進口商補貨情緒。業內人士表示,8月份乳膠進口利潤將繼續順掛,國內商家補貨情緒或逐漸出現一定好轉。“7月份,國內桶裝乳膠現貨市場報盤呈現震蕩下跌的走勢。以上海地區桶裝黃春發為例,月內報盤跌幅在200元/噸,因現貨流通偏緊支撐,價格跌幅相對較窄。”金聯創橡膠分析師路寧表示,與以往的“貨緊價揚”不同,7月份正值乳膠制品企業開工淡季,加之環保督查的影響,制品企業開工率普遍偏低,
在需求弱勢的情況下現貨市場難有好轉。對比外盤桶裝船貨價格,乳膠船貨價格跌幅更甚,主要受期貨市場低位運行及高價成交困難拖累。
據金聯創統計,7月份,國內桶裝黃春發報盤均價在10114元/噸,環比下跌0.89%;外盤桶裝乳膠船貨平均報價在1117美元/噸,折合人民幣在9971元/噸,補貨平均利潤在143元/噸。其中,中上旬補貨利潤空間更大,在200元~350元/噸,部分進口商適時補進現貨,船貨多在8月份到港。“7月中下旬,市場補貨情緒再度轉淡,人民幣匯率寬幅貶值擴大了進口成本,且匯率不穩令業者擔憂后市成本風險,故操盤情緒多謹慎。”路寧表示。
據了解,7月份,國內泰國散包乳膠現貨報盤呈現先抑后揚的走勢,波動幅度較窄。“受期貨疲弱、需求冷淡等一系列利空因素的拖拽,中上旬泰國散包乳膠現貨價格略有走跌。但因前期業者補貨積極性不高,市場到貨量有限,且多以交貨為主,現貨流通逐漸趨緊。”路寧指出,8月下旬,華東地區泰國散包乳膠現貨出現“一包難求”的情況,少數持貨商報盤出現小漲。7月底,部分貿易公司有現貨到港,但考慮到現貨緊缺及成本等因素,報盤表現堅挺。泰國散包乳膠船貨價格一路走跌,故泰國散包進口出現一定利潤空間。
據金聯創監測,7月份,國內泰國散包乳膠報盤均價在9180元/噸,較6月均價下跌1.87%;美元散包船貨報價在1017美元/噸,折合人民幣9105元/噸,進口利潤平均在75元/噸,進口盈利空間明顯小于桶裝貨。同樣受制于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影響,進口商進口泰國散包的熱情更顯低迷,散包在存儲上有一定局限性,面對的風險相對更大。“值得注意的是,鑒于越南散包乳膠價格優勢明顯,業者買進積極性更高,料8月份國內主港將有不少越南乳膠集中到港。”路寧表示。
路寧認為,8月份乳膠進口利潤將繼續順掛,國內商家補貨情緒或逐漸出現一定好轉。目前各大港口多呈現缺貨的狀態,考慮到盈利空間較窄,進口商短期補貨情緒仍低迷。隨著氣溫的降低,下游制品企業開工負荷將在中下旬逐漸出現好轉,屆時對原料的需求力度或有所增強,從而刺激市場補貨情緒。但因人民幣匯率寬幅貶值,且不少機構預測年內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或破7,進口成本風險仍存,故即便商家補貨,操盤情緒也將偏于謹慎。(作者:劉葉琳)
轉自:國際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