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與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40余家大電力客戶達成三方協議,國內首例實施市場化需求響應“填谷”項目,引導用戶調整生產計劃,增加谷段負荷,減少熱電聯產機組停機,解決天津市春節期間用電、用熱矛盾,保障全市居民節假日的供暖需求。
參照往年數據,天津市年度最低用電負荷均出現在每年春節的正月初二至正月初四期間,由于電力發、用同時的特性,電網負荷低將導致熱電聯產機組關停。經測算,今年本市春節期間的最小用電負荷同比增長1.1%,全市集中供暖面積同比增長18.7%。從這兩個數據可以看出,本市供熱需求增長遠遠超過供電需求增長,使原本較為嚴峻的供電、供熱矛盾變得更為突出。
為滿足市民在春節期間的供暖需求,天津市啟動2018年春節期間需求響應試點工作,由天津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牽頭,天津市電力公司具體組織實施。方案擬通過市場化激勵等政策,提升需求側響應資源,滿足熱電聯產機組運行,保障居民節假日供暖。此次試點方案共涉及天津市8個行政區域,共40余家用戶及天津市首家負荷集成商-國網(天津)綜合能源服務有限公司的參與。通過分時、分段的精準補貼,預計春節期間可增加谷段負荷約為50萬千瓦,保障天津主城區供熱質量和供熱可靠性。
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受市政府委托完成了市場調研,擬定需求響應試點方案編制,并組織全市工作啟動大會。天津市需求響應供需互動平臺、“天津市電力需求側管理平臺”微信公眾號正在積極建設中。互動平臺實現了用戶側的能源監測、響應互動、評估核定、遠程視頻展示等功能。為政府統籌資源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提供了理論依據及技術支撐。為公司推動業務轉型升級,搶占市場制高點,做出有益實踐和探索。
來源:北方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