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法國總統馬克龍首次訪華,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加強發展戰略對接,進一步推動中法兩國企業間的戰略合作。馬克龍訪華期間,還推動成立了由兩國一流企業組成的中法企業家委員會,涵蓋先進制造、農業食品、生物醫藥等各個領域,凸顯中法合作的示范作用。
中法企業家委員會的中方理事會成員中共有15家企業,其中包括11家央企和4家民營企業,包括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東風汽車、華為、京東等;法方理事會成員名單中,則包含有施耐德電氣、達索系統、空客等17家世界知名企業。
有消息稱,中法企業簽署的涉及核能、航天、航空、能源等領域的商業協議,涉及金額高達200億美元。那么,在中法企業家委員會成立的背景下,究竟催生了哪些意義重大的合作呢?
達索系統與航天科技
首先是法國軟件公司達索系統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的戰略合作。在此次合作中,航天科技將以達索系統3d體驗平臺為基礎,支持數字化轉型,加快中國工業的效率提升與創新。雙方將開展信息技術、數字化軟件和咨詢服務方面的合作,提升數字化與智能制造水平。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北京神舟航天軟件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龔波接受e-works記者采訪時介紹,此次合作主要依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旗下北京神舟航天軟件技術有限公司,與達索系統聯合成立一個合資公司,推動達索系統3d體驗技術與中國航天信息化的融合,進一步提升數字化制造實力。
龔波表示,希望通過與達索系統的合作,能夠實現達索系統在空客、ge等企業的應用效果,在中國航天行業樹立一個數字產品與物理產品融合的樣板工程,同時將3d體驗技術進一步應用到其它的環節,推動中國航天制造2025的實現。
事實上,航天行業產品的研制周期非常長,橫跨數年甚至數十年,因此達索系統與航天科技的合作被定位著眼于未來的合作。達索系統執行副總裁、亞太區總裁羅熙文接受采訪時談到,“法中兩國是工業復興舉足輕重的參與者,達索系統與航天科技的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意義。此次合作是面向未來的,希望通過成立的合資公司,未來可以開發出更多新的技術和新的應用,深度應用到航天行業,以及拓展到其他更加廣泛的行業當中。”
在龔波看來,神軟和達索系統將秉持著優勢互補的理念進行深度合作。作為全球領先的3d體驗解決方案的領導者,達索系統在工業信息化領域有著30余年的豐富經驗,對3d技術、虛擬世界與物理世界的融合有著深刻的理解和應用實踐;而神軟對中國航天企業的運作模式有著更加本土化的理解和認識,也長期支撐著航天科技集團的信息化與數字化。通過建立合資公司,雙方將優勢互補,深度合作。
施耐德電氣與國機集團
施耐德電氣與國機集團的合作由來已久,通過馬克龍訪華期間戰略協議的簽署,施耐德電氣將用一體化的項目管理方案、全球130多個國家的運營網絡優勢,助力國機集團在多個地區拓展海外總承包業務。
此外,施耐德電氣還同國機集團下屬子公司中工國際簽署合作協議,就開拓海外市場達成合作。
施耐德電氣與國機集團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繼續合作開拓中國、海外epc工程總包及海外投資業務。在綠色廠房、電氣及自動設備產線業務中,用施耐德電氣綠色、智能的制造業技術手段,提升能源管理、推廣智能制造、促進可持續發展。施耐德電氣還將與國機集團旗下科研院所企業合作,開展電氣產品的研發制造。雙方高層管理人員將加強相互交流及培訓,協助推動所屬國家法規、行業政策和技術標準的出臺,與有關政府機構積極進行溝通并共同促進產業發展。
隨著數字經濟從“互聯”向“物聯”的深化,施耐德電氣更加專注于數字化創新與行業應用的拓展,例如,在工業與數字化領域,施耐德電氣與寶鋼不久前共同完成了中國鋼廠熱軋車間中第一個真正意義的無人行車車間。而在智能樓宇領域,施耐德電氣則與華潤置地合作,助力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打造“智能、綠色”建筑,該項目已經通過了美國leed金級和國內gbl二星雙認證。
法孚集團與京東集團
在馬克龍訪華期間,法孚集團宣布與京東集團達成價值1億歐元的技術合作項目,聚焦于京東物流在北京、昆山、西安等地“亞洲一號”智能倉儲設備的升級。這意味著,雙方將建設中國乃至世界最先進的物流系統,為電商及物流領域的生態伙伴進行智慧化轉型樹立新的標桿。
據了解,京東物流將在“亞洲一號”項目中采用法孚集團最成熟的技術,在輸送系統及自動分揀系統方面全面提升自動化程度,減少人員投入、提升作業效率并降低運營成本,有力地支撐京東業務的高速發展。未來,雙方共同建設的北京亞洲一號,其分揀系統的處理能力可達30000件/小時,落成后,將大大緩解北京乃至華北地區高速增長的電商訂單。
來源:e-works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