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社科院發布《全球數字經濟競爭力發展報告(2018)》,對全球50個國家的數字經濟競爭力進行了排名。與2017年的排名相比,約2/3的國家在一年之內的排名情況有所變動,這也說明在數字經濟領域,各個國家之間的競爭十分激烈。但從總體上看,美國、中國、新加坡始終位居前三,其他國家與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
報告顯示,美國以84.24分的明顯優勢位居榜首,并在數字創新、數字設施、數字產業、數字治理四個分項指標上保持了顯著的領先優勢。中國總分63.05分位居第二,與美國相差21.19分。中國在數字產業的競爭力方面表現十分出色,與美國相比差距很小,但數字創新競爭力排在21位,在技術研發、人才支撐、創新轉化上,與發達國家有一定差距,尤其是人才支撐和創新轉化方面,差距更大。
從前十名國家的數字經濟競爭力結構看,美國和中國之所以能在全球保持優勢,除了國家自身的人口規模和市場規模對于奠定數字產業規模和市場競爭力基礎具有很大影響外,也由于兩國緊緊抓住了全球互聯網發展的機遇,搶占了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的制高點。
報告同時發布的全球數字經濟100強企業主要分布在美國(29)、日本(20)、中國(11),其余多數為歐洲國家(合計25)。在前十名中,中國共2家,分別是華為和阿里巴巴,分列第7、8位。從市值來看,全球市值最高的5家企業分別為蘋果、亞馬遜、谷歌、微軟和臉書。
轉自:中國工業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