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統計局近日表示,3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比去年同期上漲0.4%,低于預期的0.9%。由于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和需求放緩打擊了韓國商業信心情緒,如果cpi增長疲軟持續,韓國央行可能被迫在4月18日的下一次利率評估中再次下調通脹預測,目前對2019年通脹預測為1.4%。2月份cpi為-0.2%,更是低于預期的0.35%,再加上韓國3月份出口連續第四個月萎縮,而2月份工廠產出萎縮至兩年低點,餐館和旅行社等服務業的成本增長動力在減弱,需求較為疲軟。種種數據顯示,韓國的經濟前景并不樂觀。
增長也低于預期的印度2月份cpi為2.57%,已連續8個月低于央行設立的4%的中期通脹目標。由于農產品價格低迷,印度3月份的cpi還將處于3%以下。印度央行多次表示,cpi是其貨幣政策的重要考量內容。另據最新數據,印度2018年第四季度gdp增速為6.6%,低于預期值的6.9%,印度統計局下修現有財年經濟增速預測0.2個百分點至7%。如果通脹壓力持續處于央行設立的中期目標之下,為了進一步刺激經濟發展,印度央行可能考慮采取繼續降息措施。
需求的疲軟不止韓國和印度,澳大利亞隨著房地產市場價格的大幅下滑,以及國際市場對其大宗商品的需求減弱,其經濟增速在去年最后一季降至兩年低點后可能進一步放緩。目前澳大利亞期貨市場頭寸飆升,銀行隔夜利率下降,反映市場預期澳大利亞央行存在降息的可能性。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日前在北京發布的《2019年二季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分析,新興經濟體可能會再次進入降息周期。報告預計,2019年新興經濟體整體經濟增速將小幅回落,從2018年的4.8%降至4.5%。包括中國、印度等在內的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都面臨下行壓力。中國央行貨幣政策逐漸趨于放松,印度央行年內也已采取降息措施。
除此之外,菲律賓等亞太新興經濟體面臨的增長壓力也逐漸增大,近期降息呼聲越來越高。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拉美主要國家去年為應對資本外流和匯率貶值采取大幅加息措施,今年隨著美聯儲加息節奏放緩、金融風險緩解,可能將再次進入降息周期以應對經濟下行壓力。
回顧2018年新興經濟體央行普遍采取加息或多次加息舉措,包括印尼、菲律賓、土耳其、印度、墨西哥、阿根廷、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多是被動應對全球流動性不斷收緊背景下的資本外流和匯率貶值,屬于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正?;澴嗟母S者。
進入2019年,由于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外需疲軟、主要發達經濟體暫緩貨幣政策正?;M程,預計一些經濟疲軟的國家將相應調整貨幣政策。(記者 路虹)
轉自:國際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