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伴隨著汽車普及程度不斷提高,我國已快速進入了汽車社會。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的形勢下,智能汽車作為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已成為業界共識。那么,什么樣的汽車才能稱得上是智能汽車呢?
所謂智能汽車是指通過搭載先進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等裝置,運用信息通信、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具有部分或完全自動駕駛功能,由單純交通運輸工具逐步向智能移動空間轉變的新一代汽車。據此,當前流行的智能互聯網汽車、自動駕駛汽車、無人駕駛汽車等,均屬于智能汽車的范疇。
當“互聯網+”風潮席卷諸多傳統產業時,汽車產業也站上了“風口”。隨著電子信息領域智能化新技術不斷涌現,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紛紛向汽車業滲透,驅動實現跨越式發展。業內認為,國內大部分車企已發布了各自的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規劃,部分企業進行了自動駕駛汽車研發與功能演示,眾多互聯網和新興技術企業也紛紛進入智能網聯汽車領域,技術發展和產業布局初見成效。但是,我國在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方面還存在基礎技術薄弱、協同推進不夠等問題。如何讓我國智能汽車又好又快發展,一個國家層面的發展總戰略顯得很有必要。
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征求意見稿),我國智能汽車再獲政策支持。根據征求意見稿,到2020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路網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信息安全體系框架基本形成。中高級別智能汽車實現市場化應用,重點區域示范運行取得成效。智能道路交通系統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大城市、高速公路的車用無線通信網絡(lte-v2x)覆蓋率達到90%,北斗高精度時空服務實現全覆蓋。到2025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路網設施、法規標準、產品監管和信息安全體系全面形成。新車基本實現智能化,高級別智能汽車實現規模化應用?!叭?車-路-云”實現高度協同,新一代車用無線通信網絡(5g-v2x)基本滿足智能汽車發展需要。到2035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享譽全球,率先建成智能汽車強國,全民共享“安全、高效、綠色、文明”的智能汽車社會。
有機構表示,在政策扶持和汽車技術突破的推動下,智能汽車產業將在硬件終端、傳感器等產業鏈帶來巨大市場空間,潛在規模達千億元級別,而目前包括傳統汽車企業以及互聯網巨頭紛紛進入智能汽車領域。
消息一經發布,立即引發市場的廣泛關注。有人認為,這一目標是在“畫大餅”,短期內很難實現;也有人認為,這是中國汽車業“彎道超車”的難得機會,50%的占比有些保守,發展的步子還應該再快一些。
需要指出的是,作為新生事物,智能汽車產業形態新、行業跨度大、社會影響廣,且在全球范圍內無成熟經驗可循、無成功模式可鑒,因而更需要各方凝聚共識、形成合力,真正推動實現我國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的轉變。
來源:原創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