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行業在近幾年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但是在快速發展壯大之后,led行業后續無力的癥狀越來越明顯,專利越來越成為led企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從燈飾外觀到內部構造,很多缺乏核心競爭力的國內led企業將模仿與抄襲看成是唯一的出路,讓很多注重專利研究的企業深受其害。
這幾年,半導體照明產業逐漸擺脫了技術含量低的帽子,第一波技術創新已經基本完成,專利也成為企業開拓市場、打擊競爭對手的有力武器。
進入2017年,led行業專利訴訟案件有增無減,其中日亞化、億光、首爾半導體等國內外大廠在專利戰場上不斷發力。
【日亞化 vs 四企】
2017年1月,日本led大廠日亞對外指出,已于2016年12月27日在美國東德州聯邦地方法院提起四件專利侵權訴訟,分別控告包括液晶電視與led照明廠商在內的四家公司:
(1)美國lcd電視經銷商tte technology, inc. 及其母公司tcl multimedia technology holdings limited;
(2)美國lcd電視制造商vizio, inc.;
(3)美國led照明及其他產品零售商lowe‘s home center llc,及其關系企業lg sourcing, inc.,其為美國經銷商;
(4)美國led照明設備制造商與經銷商feit electric company,inc.。
日亞于該等訴訟中主張上述被告侵害其美國專利第9,490,411號,并聲請法院核發禁制令,禁止被告販售及經銷侵權產品,同時請求損害賠償。
【日亞化 vs 億光】
2017年1月10日,日亞發布新聞稿指出,德國杜塞道夫上訴法院于2016年12月22日作成二審判決(案號:i——15u31/14),認定億光及其德國子公司everlight electronics europe gmbh的6件白光led產品侵害日亞的yag專利(歐洲專利第ep0936682號,德國對應號為de69702929號)。
【lynk vs acuity brands、施耐德電氣】
2015年6月,led領先技術制造商lynk向juno lighting group提起訴訟,后來又狀告施耐德電氣侵犯其專利和違約。在acuity brands收購juno lighting group之后,lynk單獨將acuity也列為專利侵權案的被告。在美國伊利諾伊州地區法院(u.s.district court of illinois)打了近兩年官司。
2017年3月1日,lynk labs,inc.宣布,公司與acuity brands,inc.和schneider electric的專利侵權與違約訴訟案已達成秘密和解。根據協議,acuity及其附屬公司獲得lynk labs所擁有的專利組合的部分授權。
【銳高 vs htc智能手機代理商】
2017年3月30日,tridonic gmbh & cokg, dornbirn的關聯公司,zumtobel group lighting group的一員的tridonic jennersdorf gmbh對德國s——kon ekontor 24 gmbh公司提起訴訟。在慕尼黑地方法院提起訴訟的對象是臺灣htc公司生產的智能手機的銷售。
銳高耶內爾斯多夫有限責任公司(tridonic jennersdorf gmbh)、日本的豐田合成株式會社、德國的leuchtstoffwerk breitungen gmbh和litec gbr共同組成的b.o.s.e.聯盟擁有藍光led芯片和黃色硅酸鹽熒光粉的組合轉換為白光的led技術的基礎專利。銳高認為訴訟對象的智能手機侵犯了b.o.s.e.聯盟所擁有的數個專利。
【首爾半導體 vs mouser】
2017年4月13日,首爾半導體表示,公司就全球電子元器件分銷商mouser electronics公司侵犯其大功率led相關專利,向德國杜塞爾多夫地方法院提起訴訟。
據首爾半導體相關人士稱,專利侵權產品是全球十大led制造商——億光電子及多數led制造商生產的大功率led,mouser由于銷售和流通這些企業制造的led產品而成為本次訴訟的對象。訴訟中,首爾半導體要求對這些侵權產品下達侵權禁止命令、召回和銷毀侵權產品以及進行損害賠償。
【veeco vs sgl】
2017年4月間,全球市占率最高的美國廠商veeco控告了石墨托盤制造商sgl侵權,主張該公司侵犯了veeco擁有的四項專利veeco要求sgl停止銷售侵權的托盤,并賠償巨額損失。
【晶電 vs lowe’s】
2017年5月4日晶電發布新聞稿,公司于美國時間2017/04/28在美國加州中區地方法院對lowe’s companies,inc.以及lowe’s home centers, llc 提出專利侵權訴訟。晶電在訴狀中指出lowe’s販賣之kichler lighting以及utilitech產品侵犯數件晶電專利,并申請法院核發禁制令以禁止lowe’s繼續銷售侵權之kichler lighting以及utilitech產品。
【三菱化學 vs 英特美】
2016年11月2日,中國英特美光電(蘇州)有限公司針對mcc和nims所共有的廣泛用于led的紅色熒光粉的中國專利,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無效宣告請求。
2017年5月26日,三菱化學株式會社和國立研究開發法人物質材料研究機構宣布,針對英特美提出的無效宣告請求已于2017年5月10日收到了審查決定書,該委員會全面駁回了英特美光電公司的主張,維持了本專利的有效性。
【億光 vs 日亞化、西鐵城、大光】
2017年5月5日,億光電子發布新聞稿,公司于2017年4月25日向東京地方法院提出專利侵權訴訟,控告日亞化學工業株式會社、西鐵城電子株式會社及大光電機株式會社侵害億光專利技術。
億光要求法院針對日亞化及西鐵城的cob產品,以及搭載該cob的汽車大燈具產品下達禁制令,包括禁止販賣、制造、進出口,庫存銷毀以及損害賠償。
【億光 vs 首爾半導體】
2017年5月8日,億光電子發布新聞稿,公司于2017年5月4日向德國曼海姆地方法院提出專利侵權訴訟,控告首爾半導體侵害億光專利技術。億光要求法院針對首爾半導體的侵權產品下達禁制令,包括禁止販賣、制造、進出口、回收、庫存銷毀以及損害賠償。
【氮化 vs rayvio】
2017年5月23日,氮化半導體有限公司(“氮化”)向美國加州北區聯邦法院提起了一項專利侵權訴訟。
在起訴書中,氮化正在尋求禁令、損害和會計,聲稱rayvio侵犯了氮化的專利(美國6,861,270,“制造氮化鎵化合物半導體和發光元素”的方法),制造了它的產品。這項專利發明極大地促進了led發光效率的提高。
【首爾半導體 vs mouser】
2017年5月25日,首爾半導體表示,已對正在銷售臺灣億光制造的led產品的mouser電子公司(全球電子元器件分銷商)向德國杜塞爾多夫法院提起專利侵權訴訟。
【貴州力士達 vs 華體科技】
7月24日晚,華體科技發布公告稱收到民事訴訟,貴州力士達照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州力士達)起訴華體科技等三被告涉嫌專利侵權,涉案金額3242.06萬元。
【普瑞 vs 億光】
普瑞(bridgelux)于2017年8月1日向美國加州北區法院對億光提起反訴,要求獲得過去和目前的專利損失賠償, 并請求禁止億光在美國繼續銷售相關產品。普瑞認為億光的產品包括2835和cob在內的產品系列侵犯普瑞美國專利號6,869,812、8,567,988、8,256,929 和8,092,051等四項專利。
【首爾半導體 vs 美國照明公司】
首爾半導體及其子公司于9月19日稱,對侵犯子公司acrich技術、進行產品銷售的美國led照明公司,已向美國加利福尼亞聯邦法院提起了專利侵權訴訟。
首爾半導體在訴狀中說,archipelago lighting, inc出售的包括燈絲led燈在內的幾種led燈,侵犯了首爾半導體的12項相關專利。被侵權的首爾半導體的acrich專利包括高壓驅動led驅動技術、多芯片制造和多結技術(mjt)、led封裝、燈絲led制造技術、led外延生長和芯片制造技術等,均為制造和驅動led所必需的核心技術。
【力能照明 vs 某光源廠】
力能照明起訴中山市某照明有限公司和中山市古鎮某照明電器廠的外觀專利侵權案(2016粵73民初1476號)終于落錘,力能照明已收到廣州知識產權法院的《民事判決書》和《裁判文書生效證明》等文件。
在該案中,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判決力能照明勝訴,被告中山市某照明有限公司和中山市古鎮某照明電器廠侵害力能照明“裝飾蓋(led燈泡)”外觀設計專利(申請號zl201430491047.3)事實成立。
【晶電 vs all star lighting supplies】
晶電10月19日發布聲明表示,美商 all star lighting supplies 以 luxrite 品牌所銷售的 led燈絲燈泡產品,侵犯多件晶電美國專利,因此日前已在美國紐澤西州地方法院(the united states district court for the district of new jersey)提出專利侵權訴訟,并申請法院核發禁制令,禁止 all star lighting supplies 繼續銷售侵權產品。
【超頻三 vs 深圳安而惠、東莞安而惠、晶日成】
11月10日,超頻三發布公告,公司在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深圳市安而惠照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安而惠”)、東莞市安而惠照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莞安而惠”)、 深圳市晶日成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晶日成”) 侵害公司知識產權事項提起了訴。
超頻三認為,深圳安而惠、東莞安而惠生產、銷售的“塑包鋁投光燈”、“超薄款投光燈”等產品使用了超頻三擁有的發明專利“led燈具”(專利號:zl201410214558.x)、實用新型專利“led燈具”(專利號:zl201220526723.1)、外觀設計專利“投光燈(tg3)(專利號:zl201530266624.3)、實用新型專利“投光燈及其扣件”(專利號:zl201520878797.5)4個專利的技術方案,屬侵犯公司上述專利權的侵權商品。
寫在最后:
現在的led行業內技術專利很大部分在大型企業手里,所以,通過專利交叉授權或者其他方式得到相關專利的授權才是首要之重,但這并不穩妥,對于企業來說,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才最安全。
或許,通過購買的方式獲取專利也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式,譬如雷士5億收購新世代led半導體技術國際專利等。但企業提高自身的研發能力才是關鍵,只有自身有專利,才能有底氣拒絕抄襲,讓企業走得又快又穩。
另外,從政策層面來說,政府應加大對缺少專利研究實力的中小型企業的扶持,提高中小型企業的研究實力才是真正減少行業專利侵權現象的有效措施。同時,推進行業自律,降低行業對抄襲現象的容忍度。
來源:高工led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