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歲末,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網最新公示,雅安市5家企業通過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其中漢源、天全均為首次成功申報認定高新技術企業,實現高新技術企業零突破。
剛剛翻篇的2017年,雅安市不僅在高新技術企業的數量上實現了前所未有的增長速度,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也突破百億大關,全年有望達到120億元。
這正是雅安市落實“中國制造2025”,瞄準“高”和“新”,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支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夯實制造業發展根基,推動“雅安制造”到“雅安創造”取得的成果。
創新發展雅安企業趁機“起舞”
1月3日,2018年新年第三天。位于雨城區草壩鎮的四川眾友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簡稱眾友公司)大門口,一份表彰通報特別打眼:2017年12月,草壩工廠共生產各型乘用車齒輪65.86萬件,實現銷售產值751.5萬元,超額完成12月下達的生產經營工作目標……
在生產車間內,汽車差速器齒輪生產熱火朝天,下料、熱鍛、冷擠壓、熱處理、檢驗等工序環環相扣。“我們是國內最早使用精鍛工藝生產汽車差速器齒輪的企業。”該公司副總經理鐘廣偉介紹,精鍛工藝使齒輪齒形直接鍛造成型,金屬纖維連續,增加了齒輪強度,提高了齒輪使用壽命。其粗糙度、運動精度、接觸精度和金屬原材料的組織精細程度都優于用切削加工工藝形成的齒輪。
手上拿起一個正在打包的成品,鐘廣偉自信滿滿地說:“從肉眼上看,我們生產的齒輪與別的廠家的沒有什么太大區別,但是通過試驗我們產品的優越性就體現出來了,無論是強度、精度和壽命等指標都是經得起檢驗的。”
2016年,與重慶一家主機廠的合作,讓鐘廣偉記憶猶新。該主機廠在推出新車型的時候,眾友公司首次被納入差速器齒輪生產廠家兩家備選企業之一。接到客戶的需求后,眾友公司的技術開發團隊,僅用20天時間就開發出了新車型所需的差速器齒輪。在最終試驗時,眾友公司因為在強度精度上更勝一籌,最終獲得了這家主機廠的訂單,并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鐘廣偉將此歸功為:創新帶來的發展。
在眾友公司,創新從未止步: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率先將計算機技術應用于精鍛齒輪的設計、計算、檢測和生產管理,成功突破精鍛齒輪四大難關;自主研制開發了數控銑齒技術、數控銑齒程序。該技術的開發成功,填補了國內用數控機床加高精度錐齒輪的空白;企業工程技術人員與重慶大學聯合研究開發了tggr齒輪精密鍛造三維彈、塑性有限元分析軟件系統,對精鍛產品的工藝改進和降低制造成本創造了條件;組建專業研發團隊,擁有2個發明專利、10余個實用新型專利......
創新的力量讓這個位于山區的企業實現了自我超越,并成為國內幾十家同類企業中綜合實力前三強。2017年,眾友公司又和漢源縣源富鋅業有限公司、四川農興源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天全君力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四川中鼎爆破工程公司一起通過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成為了雅安市新增首次認定的5家高新技術企業之一。
“創新,既是國家戰略,更是企業與市場接軌、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必由之路。我們中小企業,尤其是地處經濟欠發達地區的企業,更應該趕上創新創業的浪潮,趁機起舞。”鐘廣偉一語道出了企業管理者的心聲。
強力推進力促高新技術產業邁入跨越發展軌道
實至名歸后,在鐘廣偉看來,之所以在2017年通過認定,除了企業自身重視外,與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
正如他所說,近年來,雅安市始終堅持把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全面加強對企業自主創新的引導、扶持和服務,通過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為高新技術產業邁入跨越發展的軌道奠定了基礎。
高新技術產業要發展,政策環境的優化是重要一環。
雅安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了《中共雅安市委雅安市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科技創新工作的意見》、《雅安市科技服務業發展工作推進方案》、《雅安市人民政府關于全面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對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5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截至目前,共給予26家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300萬元的資金獎勵,大力推進高新技術企業快速發展。
與此同時,還加大財政科技投入力度,設立1000萬元的創新創業投資引導資金用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每年安排200萬元的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支持企業創新成果轉移轉化。實施國、省、市科技項目85項,項目資金3860萬元,帶動企業投資項目近2億元,有力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可持續發展。
科技創新,企業是主體。因此,雅安市還將帶動高新技術產業培優育強落腳在了壯大隊伍上。
一方面,搶抓國家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政策機遇,積極落實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另一方面,組織科技型中小企業參加申報培訓,深入企業開展申報輔導,提高企業申報積極性。
“截至2016年,我市有效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30家。2017年又新增5家。在‘4+6’骨干特色產業的集群效益初現,帶動著產業培優育強。”市科學技術和知識產權局工業科有關負責人說,雖然企業總數不耀眼,但是在雅安工業整體不強不大的背景下,還是取得了較大的進步。
此外,雅安市還注重為企業創新科研搭建平臺,引導企業圍繞市場需求和長遠發展,幫助企業“走出去、引進來”,與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合作對接,建立研發機構,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機制,積極支持組建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產業技術研究院等研發載體,對新組建國、省、市級研發平臺的企業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10萬元獎勵支持。截至目前,已兌現獎勵補助資金150萬元。各類創新平臺達45家,其中國、省級平臺22家,市級平臺23家,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大幅提升,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提供支撐。
合力之下,雅安市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工作碩果累累。
“2017年1—9月,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突破百億大關,達105.1億元,同比增長58.8%。全年有望突破120億元。”雅安市科學技術和知識產權局工業科提供了這樣一組雅安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數據:2015年實現72億元、2016年實現85億元。“近幾年,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以兩位數百分比增長,今年更有望實現41%的飛躍式增長,高新技術產業對全市經濟的支撐引領作用將日益凸顯。”
來源:雅安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