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中國創造的指南針、造紙、火藥、印刷術四大發明曾經改寫世界歷史。高鐵、支付寶、共享單車和網購被稱作中國的“新四大發明”,如今的“新四大發明”正改變著中國人的生活,也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提供了中國方案。
共享經濟
2017年,毫無疑問是屬于共享經濟的年份。不知不覺間,共享經濟已經成為中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共享出行、共享充電寶、共享房屋……值得一提的是,共享單車服務發軔于中國,是完全意義上的“中國式創新”,無論是設計水準還是制造工藝,都是“中國創造”“中國智造”的典型代表。
在眾多共享創業項目中,最受人矚目的莫過于共享單車。共享單車已經成為了外國人眼中的“中國新四大發明之一”。ofo和摩拜作為共享單車的兩大巨頭,圍繞他們的話題源源不斷。誰才是行業老大?未來究竟是合并還是競爭?一直引人熱議。
共享單車只是整個共享經濟的縮影,其他的共享行業也面臨著相似的境遇。以共享充電寶為例,目前,市場上形成了街電、來電、小電、以及怪獸充電四家主要的競爭企業,成為共享充電寶的第一梯隊。另一方面,河馬充電、小寶充電等多家共享充電寶企業走向了倒閉。
有專家表示,作為一種新興經濟模式,共享經濟還處于發展初期。對于這種新興經濟模式,要特別注意更新監管理念與方式,完善監管約束體系建設,從而更好推動共享經濟發展。
移動支付
移動互聯網時代,支付手段越來越豐富。沒帶現金?沒關系,可以刷卡。卡也沒帶?那就刷手機吧。沒網絡、沒流量?甭擔心,還可以刷二維碼。什么?連手機也沒帶?那就直接刷臉吧。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智能手機在中國開始全方位普及后,催生了一大批與其配套的相關軟件,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掃一掃即可付款,更有春節時全民搶紅包進一步加速了移動支付的普及,還有今年夏天騰訊推出的“無現金日”活動和支付寶推出的“無現金城市周”等等。現在,不論是大型超市還是街邊小攤販現在都支持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這也得益于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廣闊的市場,僅僅用了幾年的時間,中國的支付方式便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國越過信用卡直接進入移動支付時代被很多人稱作是“彎道超車”,目前中國的移動支付普及率已經位居世界第一,遠超歐美、日韓等國家。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是中國數字經濟的主要成就之一。移動支付是中國最成熟的互聯網金融模式,在城市得到充分發展以后,正在向農村市場下沉并向海外市場拓展。“印度版支付寶”“泰國版阿里巴巴”,中國的移動支付技術正走向海外并實現本土化,為當地帶來深遠影響。
網購
12月12日凌晨,“口碑”app里的5萬份海底撈滑牛、6萬個漢堡王漢堡、10萬份樂購超市洗衣凝珠等單品,在1小時內均告售罄。回溯一個月前的“雙11”,中國人當日消費超2900億元,平均每秒生成9800多個快遞訂單,再次刷新單日購物成交額的世界紀錄。
2009年,中國人均gdp3700美元。并沒有太多媒體關注到阿里巴巴下屬的天貓商城推出的光棍節促銷。這一年,網絡購物占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不到2%,而網購用戶剛剛突破1億。互聯網已經能做很多事,但還不能做的事情更多。9年時間過去,中國人居gdp超過了9000美元,人們關注的問題也變成:還有哪些領域是互聯網沒有進入并顛覆的?
一根網線改變中國,隨著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如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網絡零售市場,網民超過7億。中國正處于商業變革的洪流之中,在互聯網的部分領域,中國已走在全球前沿。
高鐵
高鐵技術起源于日歐,如今中國卻一馬當先。
穿越塞北風區,翻過嶺南山川,從重要城市之間的單線,到“八縱八橫”藍圖徐徐展開。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軌道交通開始由中國高鐵領跑。高鐵不僅成為很多人出行的首選,同時也有力地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從追趕到引領,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標準,中國高鐵走過了高效而輝煌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之路。
2017年國慶是“復興號”動車組列車提速后的第一個長假。時速350公里,從北京到上海只需要不到4個半小時,全列提供免費wi-fi,“復興號”成了“網紅”,游客拍照片發朋友圈也成了標配。
截至2016年底,中國高速鐵路營業里程已突破2.2萬公里,居世界第一位,“四縱四橫”高鐵網基本成型,建成了世界最現代化的高速鐵路網。
創新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剛剛出爐的上半年經濟數據顯示,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9%,繼續扮演著世界經濟增長“主引擎”的角色,而2016年科技進步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已上升到56.2%。
許多外國人士都希望能借助中國成果推動本國經濟發展,這體現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青年希望把中國生活中的科技成果帶回去,與自己國家的發展對接起來。而在更大的意義上,“新四大發明”向外傳播,可以說是體現了中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在世界舞臺上彰顯了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來源:原創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