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制定出臺了《關于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三年行動計劃》,明確提出力爭用3-5年打造兩個3000—0億元級產業、10個千億元級產業鏈(群)。其中,到2020年,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鏈(群)實現產值3000億元以上、向0億元邁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群)實現產值2000億元以上,再經過兩年左右努力,力爭達到3000億元水平。農產品精深加工、金融、現代物流、旅游會展等4個產業鏈(群)實現產值(營業收入)1000億元以上。機械裝備(通用石化重礦)、現代建筑、電力裝備、機器人及智能裝備、航空、生物制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6個產業鏈(群)實現產值700億元以上,再經過兩年左右努力,力爭達到1000億元水平。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和傳統制造業升級并駕齊驅、現代服務業發展和傳統服務業優化相互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軍民融合發展的產業結構新格局。
10月18日,我國規模最大的機器人產業基地——新松智慧產業園在沈陽正式啟用,該產業園園區占地面積2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4萬平方米,年生產機器人及智能制造裝備達到1萬臺套,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的機器人產業基地。據新松公司總裁曲道奎介紹,其c4車間的數字化工廠是中國首個工業4.0生產示范實踐廠區,用機器人生產機器人,可實現年產萬臺套以上的機器人及智能制造裝備產品生產能力,體現出中國數字化智能車間未來的發展趨勢。
近年來,以新松產業園的啟動為代表,以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代表的沈陽新動能正在快速成長。以新松機器人、通用機器人、大族賽特維工業裝備有限公司、眾拓機器人設備有限公司等一批機器人企業,在國內外各大展會、賽事中大放異彩,以獨有的技術水平向世界展示了沈陽這座老工業基地正在走向“新時代”。
為把優勢做強、規模做大,目前沈陽市已經將機器人和智能裝備產業作為先導產業、支柱產業和未來重要增長極優先發展,著力補齊應用市場等短板,提升自主研發能力和成果轉化水平,支持新松等龍頭企業成為世界級領軍企業,加快把沈陽建成為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領軍城市和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機器人產業基地。
在今年出臺的《關于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三年行動計劃》文件中,沈陽市確立機器人相關產業發展目標,到2020年,要推動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等6個產業鏈(群)實現產值700億元以上,再經過兩年左右努力,力爭達到1000億元水平。文件還指出,沈陽市將完善以園區為核心載體的平臺支撐體系,培育產業生態圈,形成若干特色主導產業和產業集群,實現產業向高端化、集聚化、智能化升級,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傳統制造業并駕齊驅、現代服務業和傳統服務業相互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軍民融合發展的結構新格局。
來源:沈陽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